8月5日晚,乘坐烏蘭察布號旅游專列開啟了為期三天的內蒙谷草原之旅。
非常幸運的在這次旅行中遇到了一個知識淵博,懂歷史,通文化,有內容的導游。他講古論今,談歷史闊思想,他說:“旅行帶給每個人的意義不一樣,希望大家能在旅行中帶入自己的理解,哪怕是通過旅行發現了自己喜歡或是厭惡的地方,這都是旅行的意義所在。”
我常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在導游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走過的路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再結合自己原本讀過的歷史和書本。讓他自成一套完整的體系,有觀點,不卑不亢。看似其貌不揚,穿著樸素,瘦小的身體里蘊藏著巨大的思想,低調不張揚,這是文化和素養的體現。
這次草原之旅雖然時間短,但很充實。吃、住、行,都極其方便,且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所以很舒適。
旅行中除了關注美景、美食、歷史文化,最有意思的還要說遇到的人和見到的事了。
睡在同一間臥鋪的A家庭,一行6人。三男三女,年紀差不多與我父母同齡,關系看起來非常融洽,互相之間很熟悉,但又不像親戚關系。對了,他們三個男人是關系很近的同事,帶著各自的媳婦,相約旅行。三個男人相處和諧,三個女人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6個人關系親密,但又相敬如賓,看起來是“懂事”的老北京人。最后一天返回的行程了解到他們是事業單位的領導。看來事業單位的領導素質和幸福指數都很高,這從言行和臉龐都看的出來。其中一個大哥還教導我們在公司要如何觀而不語,夾著尾巴做人。
吃在一桌的B家庭,一行8人,兩口家庭加一對父子。吃飯時了解到他們是孩子的家長聚在一起,關系好的孩子們因為升學要分開,組織家人來旅行。其中一對家庭媽媽有事來不了,他們爺倆就落單了。豪爽的北京大哥經常張羅著大家的吃喝,頗有大家長風范,看得出來平時很照顧家里。大嫂和我說:有了孩子,條件自然會下降,別人都是出國旅游,她就只能國內游。說起來凄涼,但又現實。
其實,旅行的意義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只是,看了不少,知道了不少。對于生活的感受,旅行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追求自由生活方式的時候,本就不該說哪次旅行好哪次旅行不好,都是一種經歷罷了。
夏末秋初,草原,我來了。草原,我走了。下一站,繼續前行。生活、工作、旅行、讀書、學習,你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