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1塊錢打車的日子嗎?還記得滿8元減4元的外賣好生活嗎?滴滴和美團,新一輪的動作已經確定,用戶的福利,會是哪些呢?司機和騎手,又該何去何從?
卓普科技認為:如今的市場活力依舊,龐大的潛力讓新崛起的企業短時間成為“一方霸主”,例如滴滴,例如美團。一個成為出行領域的“一哥”存在,主攻消費者的出行場景,用一款APP道具加速,就能打造一個千億的商業帝國!而另一個就是“大雜燴”美團。
卓普科技為什么說滴滴和美團都是“新崛起”勢力呢?一是成立時間短,比起傳統企業動輒百年的歷史,滴滴和美團的成長還正是“嬰幼兒”的年紀。而另一個,就是依托于互聯網,而迅速開疆擴土的通用屬性,雖然年份少,但體量,一個都不?。?/b>
這不,剛“穩定”的滴滴和美團,新一輪的“補貼”即將開始!
打車業務的“競爭”
雖然滴滴和美團“基因元素”相同,從廣義的定義上來講,都可以歸于O2O系統模式行列,但兩者并不是毫無交叉的“和平發展”。起初美團的版圖僅擴展在“食和住”,關于出行領域的探索,遲遲不達標。
因此,衍生而崛起的各大O2O模式,補足了美團的“空缺”和“精力不足”等問題。例如攜程、去哪兒,再例如滴滴。
但隨著美團體量逐步提升,賬面上的資金也積累到驚人的數字,吸金能力和話題也不斷高漲,同時,美團開始做全“衣食住行”的決心也異常堅定,王興(美團CEO)如是說道:“打車業務,美團一定要做好的!”
這不,剛結束的網約車補貼,又在美團身上上演。而消費者、司機和騎手,更樂意了!
網約車的深度競爭
卓普科技認為,隨著滴滴結束上一輪的網約車補貼大戰,已經坐穩了出行領域的霸主地位,明明可以進入穩步的“營收階段”,但市場的反映卻沒有因為“獨家”而歡呼雀躍,O2O的潛力依然無窮,即使在出行領域,滴滴也未能坐滿千億市場的“寶座”,身后的神州、易到等企業也暗自崛起,市場的飽和度也隨著監管的嚴格,而逐步規范和平穩增長。
但這其中,美團屬于意外
卓普科技認為,出行領域是用戶的剛需存在,一如共享單車的蓬勃發展,企業對于出行用戶的挖掘,還遠沒有達到“用戶需求”。短途、中長途、拼車、高峰用車等,都是可挖掘的商機,用戶的痛點仍然存在,而滴滴似乎并非能“全部消化”。而美團的出現,目標就是為了解決更多人的出行量和衍生需求,同時也可以分一杯千億出行市場的“濃羹”。
并且,美團此次的出行領域布局,可謂準備“充分”!卓普科技了解到,美團拿出10億美元(約63億人民幣)開拓一線網約車(打車)市場的疆土和用戶,并且美團的相關人員也爆料:這個金額還不是最終數值,很有可能持續投入,上不封頂。
如此“奔放”的打法,也讓滴滴“大為吃驚”
卓普科技早先文章已經提到,美團在多城開啟的預約模式,受到了網友們的空前支持,中間甚至還碰到了提前“爆倉”的優先上線“烏龍”事件——已經滿足開啟條件,但資質并未達標。但絲毫不影響用戶和司機的熱情。其中的原因之一,卓普科技認為,可能是美團的補貼政策:“前一萬名注冊司機,前三個月免抽成”,再加上美團初始階段的抽成只有8%,遠低于滴滴的20%。
當然滴滴,更有大動作!
卓普科技提醒,雖然網約車已經錯過了“暴利”補貼的燒錢時代,滴滴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和用戶基礎,成為他不動搖的基礎之一,但滴滴同美團一樣,似乎并不滿足已有的市場活性,于是,滴滴開啟了外賣業務,而打法,也同美團“一模一樣”。
無人置疑“吸金”能力的滴滴,也開始投入巨資發展額外的“產業鏈”,對于滴滴外賣騎手的補貼,卓普科技認為,十分優厚!
諸如:滴滴外賣分為“忠誠騎手”和“自由騎手”,前者只需每周在線大于48小時,就可拿到月保底1萬元的收入;后者可自由上線接單,訂單收入翻番。
而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現在美團招聘騎手的廣告上給出的薪資待遇也不過6000元保底。
并且,滴滴外賣開始的時間也近在咫尺,4月1日。如此優厚的條件加上滴滴龐大的平臺和數據支撐,會對美團的外賣業務造成“沖擊”嗎?
但無論怎么說,騎手和司機的選擇更多了
都是O2O領域的“大佬級”企業,手握著出行和美食領域的信息王牌,用戶的保有量也十分龐大。但縱觀撐起滴滴和美團的司機和騎手,待遇和評價已經進入了“瓶頸期”,如何增加他們的收入和忠誠度呢?似乎并不沒有標準答案。
但無論如何,美團和滴滴的跨領域“競爭”開始,對于司機和騎手,絕對是莫大的福利,不僅選擇增多,也增加了收入和格局。用戶也能再一次獲得“補貼福利”,但卓普科技依然呼吁良性的市場競爭,過去燒錢的市場,以共享單車為例的前車之鑒,還在由于過度的版圖擴張,而“扣留”著粉絲用戶的押金未還。
?滴滴和美團的用戶和市場爭奪大戰,似乎馬上打響,而補貼的開啟,也昭示新一輪O2O市場的巨變,盛況如何,卓普科技為您持續關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