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
2020,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咱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假期,老師想知道,在不安和緊張中,你是否感受到一份安靜帶給你的思考?
在這里老師想和你們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思考。
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生活中有任何的天災人禍,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每個人在自然和生活面前都很渺小,無法阻止一些事情的出現和發生。老師總覺得面對任何的猝不及防的災難,我們都要有能力把它們變成促進我們學習和成長的課程,發揮它積極的一面,明白它是自然或者生活給予我們的一份警示、平衡和反思。
我覺得目前我們最需要的思考應該是:當我們突然改變了一種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時候,我們如何把控好自己,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先看看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很多人喜歡的生活方式是外求熱鬧和快樂,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關注別人和別的與自己無關的事上。比如,我們過年講究的是熱鬧和人情,你來我往,禮尚往來,熱熱鬧鬧,從這些中我們能夠得到我們需要的心理和精神的滿足。當日子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逼迫你宅在家里的時候,大家想想,你學會怎樣和家人和諧的相守相處了嗎?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學會靜下來過自己的生活了嗎?學會和自己相處了嗎?
大哲學家梁瀨溟說:人的一生要處理好三種關系,而且順序不能顛倒。
人與物的關系:我們在年輕時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了物質去拼奪資源;人與人的關系:當物質基礎稍加穩定的時候,我們開始把目光轉向維系和開發更多的人際關系;人與心的關系:當一切歸結為審視自己心靈的時候,我們說人才真正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東西。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p>
這兩位大師的話告訴我們,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回歸自己的內心的寧靜,在靜中讀書、學習、思考、創造、發現和成就最好的自己。
同學們,我認為這段靜的時光最好的生活方式應該是平和的和家人相守相處,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好好的讀書,從書中求智慧,從書中學會修心養性,成長成熟自己的心智。你愿不愿意靜下來試試看,也許你會發現宅在家里的別樣風景。
同學們,我們習慣的學習方式是老師帶著,家長催著,如果離開老師和家長,有的孩子直接就無所適從,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學習。
現在的學習方式五花八門,空中課堂,課后網,QQ,人人通………不能不說,科技的發展給我們最大限度的提供了廣闊的學習渠道和信息來源。但是這些真的是真正的有效的學習方式嗎?
老師覺得學習中,你遇到的任何一個人都叫“外人”,任何一種形式都叫“外力”,真正的有效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就是自覺自愿而且有規劃有目標的學習。
疫情面前,不得不延學。延學其實就是對大家的一種考驗,考驗每個同學是不是有比較強的自律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這幾天,咱們的課后網老師的公益助學在進行中,老師發現,有的同學會不時的離線,其實我能夠猜測到,你在電腦或者手機面前,老老實實的做著聽課的樣子,而人一定是在打游戲或者聊天了吧?是啊,在打游戲或者聊天學習面前,能夠帶給你暫時的歡愉的一定是前兩者,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當你在面對必須學好的知識一無所知的時候,當你面對馬上要來臨的各種競爭考試而一籌莫展的時候,那種痛苦和無奈誰來代替你品嘗?任何暫時的歡愉后面都是有無限的痛苦來支撐的,有的時光可以重新再來,唯有青春時光,一心一意的學習時光不會重來。希望大家反思,自律,自制,自主。
當然,除去這些網絡平臺學習外,老師覺得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自己真正靜下心來,讀書,思考,質疑,歸納,整理,訓練。把知識真正變成自己能夠主宰的知識,能夠游刃有余運用的知識,這樣這些知識才能夠成為被自己所用的財富。
同學們,南懷瑾先生說:沒事業不可怕,沒事業心才可怕。年輕人一生有沒有事業,不是問題;一生有沒有事業心,才是問題。雖然有事業心,不一定能夠做得成事業;但是如果沒有事業心,就如同已經被丟進字紙簍的考卷一樣,這個年輕人幾乎是報廢了。
那么老師把它改一下送給大家:學不好不可怕,不好好學才可怕。一時學不好,不是問題;一直沒有學習心,才是問題。雖然有學習心,不一定能夠學業有成;但是如果沒有學習心,就如同已經被丟進字紙簍的考卷一樣,這個年輕人幾乎是報廢了。
老師不希望你自己在最好的學習的年齡報廢了自己?!办o”能生智慧,疫情面前,請珍惜我們的所有,靜下來,好好讀書,學習,生活,做人。
同學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