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都在思考公司簡介的文字,反復琢磨“聚焦”這兩個字。到底聚焦在哪里,才能集中火力切開一條縫隙?
或者換一個角度,先拋開“聚焦”這個詞呢?你到底有什么核心競爭力?
很多人覺得野蠻生長的公司沒有章法,沒有企業文化,這些都可以讓你視為“詬病”,但別忘了公司最根本的目的是:活下去。只有活著,才能有希望。至于如何活著,怎樣活著才能有面兒有尊嚴,這是第二個階段才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曾經見過開公司開得很精致的,所謂的“精致”,就是要有非常舒服的辦公環境,每天有鮮花水果,用的紙和筆都是很高端的,公司還配有專車和司機,到哪兒只需要預訂一下就可以馬上出行……這樣的公司,說真的“體驗特別好”,也真心很舒適。但如果公司一直在貼著錢維持這樣的舒適,那公司就有可能某一天活不下去,只能宣布大家鳥獸散。
我也見過特別“不講究”的,在公寓里租辦公室,還給員工安排了宿舍上下鋪,方便加班的時候直接在公司睡一覺。沒有很好的工作環境,大家每天都跟陀螺一樣一直轉啊轉,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停下來。但這樣的公司熬出來,就能活下來,活下來就能贏得希望,奪下自己的戰場。
每個公司的成長路徑不一樣,也許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并不是想得特別通透,也給自己一點試錯的時間。那不妨,野蠻生長。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如果沒有,就去積累案例,去尋找獨家資源,去碰,去談,競爭力慢慢地滾起來,競爭壁壘慢慢壘起來。
回到剛開始說的“聚焦”,其實就是品牌定位。把自己定位成什么樣的調性和品類,決定了自己所在業態中的商業地位。與其“雞蛋碰石頭”,不妨去找找幾塊石頭讓別人的雞蛋來碰自己。
在選擇“聚焦”的點,這一件事情上,特別考驗創始人,創始團隊的判斷力。哪里才是應該聚的點,哪里才是要全力出擊的地方,要準確判斷,真的不容易!
所以,不斷地拔高自己的天花板,才能在關鍵時刻需要一錘定音的時候,果斷拍板!這讓我想到了丘吉爾的《至暗時刻》,千鈞一發的時候,才能顯示出英雄本色。
而這決定的背后,是漫漫長夜的,苦苦孤獨。
唯有局中人,才能體會到。選擇了這條路,只能往前沖,一關一關地闖關通關,打不過只能game over,而代價不只是當初的選擇,還有為之努力的時光!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