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第六期拆書訓練營加一組+第七次作業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I的部分

1.WHAT——

(1)片段釋義:上述片段講運用西游記取到真經的例子,講述了利用“POA行動力”解凍自己,溫暖身邊的人、提高行動力實現目標的方法。“POA行動力”指的是:更“多”的伙伴(partner)、更“好”的方法(acceleration)、聚焦(“少”)的目標(objective)(POA=P*A/O,想讓POA值越大,就要讓分子越大,分母越小)。利用這三大要素,就可以解凍自己,溫暖身邊人,乃至全世界。

(2)適用邊界:為了提升行動力的一切事情,可以是工作、生活、學習,可以是完成個人目標的行動、也可以是團隊行動

2.WHY——

(1)這樣做的好處:提高行動力、達成目標、提高影響力

(2)不這樣做的壞處:行動力遲緩、無頭蒼蠅、遲遲無法達成目標

3.HOW——

(1)聚焦目標:目標越聚焦越好,目標不需要很多,只需要認準一個目標;

(2)在目標之下找到更多的伙伴:確定目標之后需要組建團隊,尋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成為自己的伙伴;

(3)給力的方法:在實現目標的目的上,尋找更多的方法,更好的方法;

(4)監控:監控目標是否保持聚焦、伙伴是否一直志同道合、方法是否需要改良。以此不斷地更新、糾偏。


二、A1的部分

舉個“栗子”——“風格迥異的PPT”

此處以前不久的組長培訓課件制作為例:

when——上個月

where——我所在的公司

what——銷售部組長培訓課件開發

O——目標是根據銷售部促銷主任提出的組長培訓內容,制作出一整套(有邏輯、緊密銜接)的課件,供銷售部培訓使用。

P——我和另外兩位同事就這個工作成立了一個項目小組,外加銷售部負責此工作的促銷主任提供資料

A——經過討論,我們三人對內容進行了劃分,分為三個板塊,一人負責一個板塊內容的制作。

反轉——在制作的過程中,沒有及時地溝通交流,我們的目標(每個人制作自己對應板塊課件的想法)在不經意間產生了差異,最后在課件評審時發現課件邏輯有不通暢的地方,且內容互相產生重復。三人各執一詞、課件的完成時間延后。

在這個事件中,P是足夠的、A也是可行的,但在過程中,沒有監控成員之間的O,最后導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最后課件產生了差異。


三、A2的部分

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操作(以組長培訓課件開發為例):

(1)聚焦目標:目標越聚焦越好,目標不需要很多,只需要認準一個目標;

O-了解組長培訓的內容、要求,確定課件的方向

(2)在目標之下找到更多的伙伴:確定目標之后需要組建團隊,尋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成為自己的伙伴;

P-成立項目組,了解成員近期工作安排、工作時間,過往對組長培訓的經歷,邀請2-3位有經歷、有想法等與目標匹配的小伙伴加入項目組

(3)給力的方法:在實現目標的目的上,尋找更多的方法,更好的方法;

A-頭腦風暴,成員一起討論,確定課件開發的思路、邏輯等,然后進行分工

(4)監控:監控目標是否保持聚焦、伙伴是否一直志同道合、方法是否需要改良。以此不斷地更新、糾偏。

建立項目小組溝通群,在過程中,成員之間保持密切的溝通,每天在群里匯報自己負責的版塊今日的進度。確認方法可行,目標保持一致。


????????????????????????????????????????????????????????????????????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