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南村中學語文學科課堂觀摩活動,聽了兩節七年級課,一節是綜合性學習《少年正是讀書時》,一節是寫作《思路要清晰》。
第一節這個學習活動課本上安排在第四單元末,第二節上老師引用的課文范例也是第四單元的教讀課文。從這個角度來說,南村中學的語文課進度比較快。統編版教材給了教師處理課文的很大的自由權利。于是,我可以理解為,南中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取舍和整合,這是符合新教材理念的。
那多出來的時間用來做什么?很簡單,讀書。
這是一個所有人都知道應該做的事,但又是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該怎么做的事。教材培訓側重理念,具體操作還是很讓人茫然的。應試教育的的分數要求和學校的常規考查加劇了這種兩難性,家長的意愿很容易火上澆油。小云有文《教書不教語文》,大抵是說語文老師的職業尊嚴和職業糾結,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底層掙扎的局限性。
今天先說說第一節課。
這節課由尹老師執教。他的教學環節分三步,解決學生閱讀困惑、學生推薦閱讀作品、師生交流讀書方法。他用導學卡輔助教學,這份每人一張的8k紙上明確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以及助讀資料等。
尹老師以視頻歌曲《青玉案? 元夕》開始,以學生自己準備的開場白導入,學生齊讀教學目標后,結合課前的問卷調查,針對學生反映出的閱讀困難進行方法指導。大多數學生說每天作業多,沒時間閱讀,尹老師號召大家“擠時間”、進行“碎片化”閱讀,提倡晚上睡覺前讀一會兒書。
課堂的主要環節是讀書推薦和分享。一共有八位同學上臺推薦書目,分別是《夢想永遠在路上》《丁丁上學記》《小王子》《狼王夢》《偷影子的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詩經》。每一位學生的發言都很精彩,儀態大方,口齒清晰。這是平時訓練的結果。發言內容不盡相同,但都有作者、內容介紹和閱讀感悟。這一環節用了大量時間,以至于后面的讀書方法交流只能一帶而過。
在結束語中,尹老師用了長鏡頭一般的獨白為學生做延伸引導,用到了導學卡上的拓展文章。
應該說,課堂的整體框架沒有大的問題。作為展示性質的公開課,完全可以在設計方面更加精致一點。因為課堂的主要功能是展示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
但尹老師很可愛,他展現了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課堂。教研室的老師希望之前試聽一遍,但尹老師為了保證課堂的原生態,力主以真實面容示人,這是需要一點勇氣的。
尹老師讀書多,課堂點評隨口引用曾國藩和四書中的名言,隨即背誦《詩經》名句。他是熱愛傳統文化的,課前的視頻和課尾的總結,都凝結了他的心血。他堅持自己的詩意的熏陶,甚至有點固執,但他弘揚傳統文化的初衷卻是熱切的。他苦于學生現狀,花大力氣引導,花長時間等待。這些都讓人看到他的性格。現在學校里,有教學性格的老師不多。
談談我的看法,所言僅供參考。
課堂上學生的展示雖然都有教師及時點評,但這種信息的傳遞是單方向的,沒有在課堂主體間形成互動。學期初,我在安排學生公開薦書時,除了宣讀自己的推薦稿,還有個環節,就是其他同學對推薦者發問,這樣可以校驗學生是否真的閱讀了,因為推薦詞,尤其是名著推薦詞網上到處都是。
其次,尹老師在說課中談到自己的煩惱,他渴望學生自主閱讀傳統文化經典。既然如此盼望,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學生呢?完全可以列個小書單,推薦一些傳統名著,從淺顯處入手,以激趣為主,引導學生愛上傳統名著。說實話,那個推薦《詩經》的孩子,我懷疑她是不是真的讀了幾篇。當然,她能拿出這本書,就說明她開始關注了,這是好的開始。話說回來,只要是名著,都有豐富營養。
還有,當學生推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尹老師告訴大家這本書中有一段名言。他用投影儀展示在大屏幕上,學生全體起立朗讀一遍。如果這時候,老師抓住契機,告訴學生這樣的名言應該在閱讀中勾畫出來,還可以讓大家談談感想,再告訴他們這些感想可以寫在書的旁邊,這就是一種批注。這樣,讀書方法就自然滲透了。
但是,瑕不掩瑜,有理由相信,在尹老師持續的感染與引導下,他的孩子們一定會飽讀詩書,氣自華貴的。
給尹老師和他的孩子們一點時間,也給我們自己一點時間。語文老師的成長需要書本的堆積,需要時光的浸染,學生愛書愛讀的品性也需要春去秋來的時間。
對于處于探索中的教材和教法,我們不應該指責。尹老師面臨的困惑,也是我們都面臨的。我們今后還要面對更多的困難,只要你主張讓學生走進閱讀的天地,但即使在夾縫中生存,我們還是應該盡全力呵護、幫助孩子們提高閱讀水平,擴大閱讀量。
少年正是讀書時。多么美好啊!人生最可寶貴的不就是正當讀書的大好年華嗎?這是為人生打底子的時候,是塑造人格與靈魂的關鍵時期,是開啟人生智慧的時段,多讀好書,益處自不待言。
一個人,年輕時候讀過的書會記一輩子。一個人成年后,不太會有人問他做過哪些題,得過哪些分數,但很有可能會問讀過哪些書。
我們這些過來人都知道,那時候做過的題,考過的試,背過的知識點,都會忘得一干二凈,只有年少時讀過的書,品過的文,動過的情,方是人生真滋味。
少年正是讀書時。讓我們擔當起前行者的重任,聽幼稚的腳印最終踏出鏗鏘的足音。
路還長,我們當努力。
(特別聲明:未經尹老師和學生同意,將課堂照片發在上文中,若尹老師知悉并介意,我會換掉圖片。)
添加個鏈接,大家都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