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索取比付出更重要的廢話:
1,
凱撒是一個很不怕麻煩別人的人。
凱撒家族的經濟狀況并不好,當時的羅馬,無論是教育從政社交,都要大量的金錢。
而這些金錢凱撒都是通過借貸得來的。
在金錢方面,他從不害怕麻煩別人。
據說,他的借貸金額像天文數字那么龐大,即使把凱撒的所有抵押,也償還不了。
他借錢大部分都來自富豪克拉蘇的高利貸。
凱撒的生計幾乎被高利貸作用,他的命運差不多被債權人卡主咽喉。
2,
事實上,債權人卻無法真正影響他,克拉蘇沒有因為貸款控制他。
一方面因為凱撒借錢過多,多到對于債權人大而不能倒,凱撒反而更能隨心所欲。
另一方面,這些錢用于修復街道,舉辦賽事,為選舉造勢,獎勵士兵英勇。
他用借來的錢積累擴大自己的社會影響。
債權人和反對派無法質疑金錢用途,打擊凱撒的政治、個人行動。
相反,克拉蘇得全心支持凱撒的政治生涯,甚至在凱撒被其他債主堵截是提供擔保。
凱撒是用他人的金錢,成功推行自己的政治事業,贏得更多民眾的支持愛戴。
3,
硬球一書告誡我們,在政治場里,索取比給予還要好。
富蘭克林說如果你想交一個朋友,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
4,
而當一個人愿意為這個關系付出,他也表現出加深關系的意向和努力。
馬基雅維利說你在一個人身上付出越多,你對他就會變得越忠誠。
5,
贏得別人的忠誠,最好的辦法是給他人恩惠。
施恩和受恩都會讓人產生義務感。
贏得支持者的一個最好辦法,就是讓他為你做點什么。
當你開口向某個人請求幫助的時候,你隱含的意思是讓別人在你身上下賭注。
而在政治中,你爭取到越多的人下賭注,你輸掉的幾率就越小。
人際關系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雙方彼此交換需要和被需要的東西。
教父第一集用了三十分鐘鋪墊教父付出,可是記住科里昂教父最后總會找吧一句:我會找你幫我一個忙的,雖然不一定。
很多人抑制自己,不愿意請求別人幫忙。
這是因為他感到了自己的弱小。
他不愿意在交往中,被別人輕視和看低。
而這種假設,讓他覺得求助是可恥的。
或許他的信念中,有自我奮斗的愿望。
他想象自己能控制一切,主導一切的關系,反之,則不愿意接受和忍受關系。
自我奮斗只是書中描繪的幻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