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錦的5月,被賦予了很多的意義:初夏,熱情,勞動,感恩。
盡管我的生活被忙碌、糾結、掙扎、混亂充斥著,但我仍竭盡全力地讓自己的心境符合這個季節的特質。雖然這個過程很難很痛苦,但這就好比熬過了嚴冬的種子,一旦頑強地生存下來之后,就會像小草一樣倔強生長。
于是我努力地,從每件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的事情中尋找希望。
一、如果此時的忙碌是為尋求長遠的收益,那就值得
和上個月一樣,5月份的工作量不降反升。隨著對外報價的不停積累,客戶下單和跟單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加。導致每天的工作狀態都是多線程工作混合進行。計算報價制作標書需要整塊時間的專注思考,而跟單制單則要時時與貨代溝通,與生產商落實細節,工作內容分散而龐雜。把這兩類的工作穿插進行,真的是混亂而崩潰。
所以,我不得不自行將這兩類工作按時間段劃分來分別處理,投標類的工作集中在1-2個小時內集中處理,中間不對任何跟單事宜進行回復;1-2個小時之后再統一處理跟單事宜,緊急情況除外。如此劃分之后感覺工作效率高了很多,頭腦也沒有那么混亂了。
盡管我們仍然每天加班到8點以后,但通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我們在銷售業績上有了很大的收獲。6000臺制氧機的訂單讓我們有了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的契機。這讓一直以來不重視我們的工廠對我們刮目相看,也讓公司收獲了一個過千萬的大單,想到這些感覺一切付出都還算值得。它的意義不僅在于讓企業盈利,更重要的是我們又敲開了一個重要客戶的大門,從長遠上考慮,這一單是意義重大的。
因為人少事多,時間對于我們來說如此寶貴,我們必須將它們花費在可以得到長期回報的地方。但作為公司的領導,卻希望我們要抓住所有一切的機會。關于選擇與放棄,角度不同,格局不同,結論自然不同。作為執行者,我們又當如何是好?
疫情是一個機遇,也充滿著挑戰。口罩等防疫物資的價格隨原料的供應時時動蕩,先前囤貨的產品現在面臨著降價的現實;海關對于此類物資的出口管控愈加嚴格;我們作為貿易公司既要滿足工廠出貨前預付的要求,又要滿足客戶發貨后30天付款的限制,這讓我們的資金鏈面臨巨大的挑戰。
我相信公司可以熬過這個特殊的時期,雖然這段時間真的是很累,但也許我應該慶幸,公司沒有裁員,沒有倒閉,沒有讓我們失業,雖然只是降薪,但不至于影響正常生活。
我習慣于用感恩的心態去看待每一件事,我也相信被感恩的人,也值得讓我托付。
二、在學習上不管教孩子,其實是信任孩子,讓孩子擁有解決問題的勇氣
最近這段時間,每天都要9點半以后才能到家,孩子近期居家學習的任務都是由他自己自主完成的。
為了讓他不落下什么作業,我每天都會給他列一打卡表格,寫明當天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并讓孩子每完成一件就打勾一件,晚上回家我再檢查。
實驗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孩子每天都可以按照打卡表格上的計劃完成。根據姥爺每天的反饋,孩子每天都會按照計劃一項項去打卡,有不明白的他會發信息問我。
孩子的表現讓我挺欣慰也挺驚訝的,我沒有想到在這段時間內,他能養成了自覺的學習習慣。由于工作繁忙,我每天也不會經常催著孩子問,你的作業都做完了嗎?還有什么作業沒做完?而是選擇充分地信任他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做到勞逸結合,完成所有事項。
就如我這個月讀完的兩本育兒方面的書《陪孩子終身成長》和《不管教的勇氣》,都是主張家長要信任孩子,讓孩子自覺養成習慣,同時建立起自身的價值感。孩子在這方面形成的自覺性,應該是在這段居家學習過程中最大的收獲吧。
三、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關注和解決,遲早要在今后的某一天用其它方式補償回來
5月份之所以讓我焦頭爛額,還因為父母離婚的事。
雖然我對于這類事情可以理性地思考判斷,也可以理解他們的選擇,但是我必須要關注的是形成這個后果的原因,讓我對自己目前的家庭經營現狀作出評估。
思考之后我發現他們離婚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媽媽年幼時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由此產生的自卑、缺乏安全感和價值感的心理狀態,讓她始終找不到內心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曾經看到過的關于心理學方面的書。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在童年或是少年時代在心理建設上有缺失,但卻沒有及時補救,那么在他長大成人之后的某一天,會以另外一種方式補償回來。
這讓我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我反思著整個教育他的過程中是否給予了他足夠的應有的關懷和愛,他目前的一些缺點是否和他以前的某些經歷有關。如果有那可能是什么?現在是否可以采取某些方法補救?如果沒有,那我今后要注意什么?才不會使他在心理上形成錯誤的認知或是導致某些負面的情緒及性格?
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真的要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因為這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孩子將來能否真正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家長務必要重視。
四、只停留的想的階段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這周忙于工作忙于生活,自媒體運營被迫中斷了一周。后面兩天我結合兩會熱點發了兩條,沒想到閱讀量很高,我有點不知所措。
從今年三月份我就想要自學自媒體,拆解文章,寫文章等。上個月雖然過了黃V,但是對于寫作方面的學習一直沒有開展起來,都只是停留在想的階段。
看到大家都開始追趕Vlog的紅利和風潮,我也購入了一臺小設備,但是也是沒有進行,還沒有想好拍些什么視頻。
我知道任何想做的事,一定不能一直在想,也不可能完全準備好。必須要強迫自己先干起來再看看。
5月份差不多就是這些事情了,大部分時間被工作占據著,我必須要再好好規劃一下時間的分配,讓自己可以做更多的事。有些事沒有做就是沒有做,不要找任何的理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也阻止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