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講你過去的事情
14)? 邁開人生第一步(二歲)
人生不易呀,從一無所有到認識完周圍的世界。從無聲到發(fā)出第一個音節(jié),再到會叫爸爸媽媽。從沒有行動能力的寵物,到長出運動神經(jīng)。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卻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寶寶一周歲了,本事長了不少。
她喜歡的書上的內(nèi)容,基本上都認識。雖不會說,但媽媽如果讓她找,她會馬上正確的指認出來。
每天出門的模式也都記得,媽媽幫她系圍巾,知道要出門了。她自己如果想出去玩,也會把圍巾拿來給向媽媽,表明意思。
去別人那里玩,她想走了,會對每個人轉(zhuǎn)動小手,說拜拜。大家都明白她的意思了。
想吃什么,會像小啞巴一樣,一個勁用手指著來表示。
并且認識好幾個拼音字母,還會學各種動物的叫聲,以及作小游戲。
還有一次露臉的事呢。
有一天,二伯伯來找爸爸去上班。爸爸今天調(diào)皮,自己玩去了,卻告訴我們?nèi)ド习嗔恕W鳛槔习宓亩也坏剿銇淼郊依镎摇?/p>
長這么大,寶寶第一次見二伯,媽媽出于禮貌,讓寶寶叫伯伯。
誰知,寶寶真的開口叫“百百”,二伯高興地掏出兩百塊錢,塞到了小寶寶的口袋。
媽媽每每想起這件事情,就高興得止不住笑。
可是寶寶走路卻遲遲沒有邁開第一步,不是媽媽心急,門口比她小的孩子都會走了(許多媽媽都在心里拿自己孩子與人比,媽媽沒能免俗)。
仔細思考,可能是寶寶海拔高,重心高,會比他人晚一點。另外,著實是外在因素的影響,若不然寶寶早就會走了。
最初寶寶可以蹣跚的走幾步時,是初冬。
北方天冷的早,在那里,不會走的孩子都穿著連腳的棉褲。雖然保暖性能好,但是笨重。
本來,寶寶可以很快就會走了,但是穿上棉褲后,無法掌控笨拙的雙腿,便不能走了。她自己也著急,不肯讓媽媽抱,但是有什么辦法?只能適應這萬惡的連腳褲了。
歷史的車輪還是前進的,經(jīng)過十多天的磨合,終于適應了又厚又笨的棉褲。
寶寶又可以自己離開媽媽,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走上幾步,在房間里來來去去了。
誰成想,萬惡的冷空氣來襲,天更冷了。
我們只得又換上了厚棉襖,這下子,寶寶又不會走了。
氣得她一個勁的尖叫著,用嘴撕扯袖子,好像都是棉襖的出現(xiàn)才讓她不能走的一樣。媽媽看著,無可奈何也愛莫能助。
從寶貝在學走路上的經(jīng)歷中,媽媽才知道走路也是要全身協(xié)調(diào)的。
表面看,走路在腿,但是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每一點障礙,都會影響到能不能平穩(wěn)地邁開步子這個最終結果。
冬天,帶孩子的家長們,當然是追著太陽的腳步的。哪里背風向陽,哪里就是人群聚集地。
我們住在街道的南邊一排,按當?shù)氐恼f法屬于陰宅。門口一年四季都是不會有太陽的。
對門那家,剛剛造了新房子,地基起的很高。對面沒有遮擋物,太陽暖暖地照在他們新房子的走廊上。
門口的老人小孩都聚在那里,當然,那里也是我們寶寶的游樂場。
對門那家,有一個孫子,比我寶寶小兩個月。不知是沒有吃母乳,還是別的緣故,那個寶寶個頭很小,看樣子要比寶寶小許多。但他們已經(jīng)學會走路了。
這一天,我們吃過早飯,家里玩膩了,便抱著寶貝出門曬太陽了。
這里已經(jīng)聚了好幾個老年人,或站或坐在走廊的太陽下看對門的孫子,在逗著他玩。
那個寶寶,小小的個子,兩只手左右伸著,保持著身體的平衡。從他爺爺身邊走到遠處,又在爺爺?shù)慕新暲镒呋貋怼O裰恍‰u一樣,很可愛。
看到我們來了,有人笑著招呼,“喲,白妞也來了,快下來,下來”。門口的人不知道寶寶的名字,都叫她白妞。
我們也在走廊上下來了,寶寶手扶著墻,媽媽手扶著寶寶。
寶寶的眼睛,一個勁盯著走來走去的對面孩子。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對門寶寶的爺爺,一邊看著孫子,一邊和門口的人聊天。
說他孫子吃的是牛奶,鈣含量高,所以走的快,臉上不無得意之色。同樣作為孩子的媽媽,他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也報以羨慕的笑意。
我家寶寶加入曬太陽群落后,兩個小啞巴站住了,彼此詢問的看著。
周圍的人,都在逗著他們兩個小孩玩兒。
他的爺爺問,你們多大了?還不會走?我覺得你們比我們大啊!
媽媽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站在地上的寶寶似乎聽懂了這些問話。示威似的離開媽媽連走了七八步。既熟練又平穩(wěn)。
媽媽怕她摔倒,趕緊追上去伸手去扶。小家伙竟然一甩手,擺脫媽媽的控制,不讓牽她的手,自己走了。
惹得周圍的人笑聲不止,那個爺爺也笑起來。剛剛說她不會走,這就真的走了?
太神奇了,寶寶的人生第一步,走的既平穩(wěn)又快又好。糾結了那么久,終于邁出脫離媽媽羈絆的一步。
以后,她就可以是個獨立的小人了,不必想去那里要別人幫助才能達成心愿。但對媽媽來說,卻要操更多的心,提防更多的危險。
這一步,對寶寶來說意義重大。是不是要記下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家的寶寶,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上一篇自己和自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