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沙龍會在歆然老師的親自帶領下,帶大家分析了第一階段,不斷的在故事里,想要改變故事情節,想要改變外面的環境,同時也在不斷的強化自己的信念,所有的想要糾正,想要改變都源自于內心的不接受,來自于拒絕,我們給這些信念灌注了很多的能量。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以同一個主題演不同的故事,因為我們有著限制自己的信念,我們被自己的信念所操控,只能看到自己想看見的,不斷的證明自己的信念是對的。而信念之外的都視若無睹,直到有一天,我們再也無法忍受總是恐懼,再也無法忍受無明,我們才來到了第二階段,與故事脫鉤。
去連接自己內心的感受,在連接感受的同時也在收回自己的力量,消融限制自己的信念,當然這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像歆然老師打的比喻,她是一坨已經燒得比較旺的木炭,而我們是剛剛開始點燃的木炭,需要一段時間的助燃才能自己建立起發電機,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
而在這之前是需要一段比較長時間的訓練。這也和一位學員所說的對上了,她覺得來歆然老師這里,可以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一段時間,時間久了,好像心又亂了,前期大家都這樣,一點一點的收回自己的力量,一點一點的消融自己的信念,前期借老師的力量行走,慢慢就可以長出自己的力量,這是由自己想要改變的決心和動力決定的。一群人,不斷的訓練自己的覺知,訓練打開自己的心,才能走得更遠!
昨天晚上聽到一位很用心、很堅持的媽媽,持續參加了一個多月的沙龍會,兒子由剛開始一回家就關門,到和她滔滔不絕的講學校的事情,家里的氣氛整個改變了,她由只關注孩子的表現到可以關注到孩子內心的感受,和孩子一同感同身受,進入了孩子的心,只要我們能和自己的心連接,說的話就會進入對方的心坎,給到對方滋養,關系的一方改變,另外一方一定改變,事件是由兩個人互動的結果,我們提前真正進入感受,愿意去面對自己的脆弱,哪怕在受到傷害還能持續的敞開自己的心,關系就會有很大的突破,無一例外,所有的關系都是這樣。親密關系是幫助我們進入所有關系的門。
因著這位媽媽的成長,一到星期二,老公就早早的做好飯菜,支持老婆早點來參加沙龍會。這和她的學以致用,自己的堅持和用心是分不開的。
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大家的生活真真正正的改變,心境真正的發生變化,對待同樣的事情,會有不同的態度,這就是心靈的成長!事情是中性的,加上我們不同的信念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過多的關注癥狀,讓關注成為了癥狀的支柱,我們能否安在當下,退后一步,啟動自己的觀者,去看見這一切的發生,而不是不斷的掙扎,抗爭,抱怨,把自己當成受害者,到外面找一個壞人。外面沒有別人,外在只是由我們的內心鏡映出來而已!所有事情的發生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回到自己的心,認出我們真正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