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戶關注你的產品,最重要的是:你給我解決了什么問題?你讓我覺著舒服的點在哪兒?讓我覺得好用的地方哪兒?
2、先找到典型用戶群,提供好的用戶體。要提供好的用戶體驗,就得找能打動典型用戶心扉的那一點。微創新的規律,第一從小處著眼貼近粉絲需求心理;第二要小步快跑,快速出擊,不斷試錯。
3、口碑是衡量微創新的標準。做一個東西出來,找到用戶的使用場景,如果用戶覺著好用,自然會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一起用。口碑是檢驗一個產品的標志。
4、解決問題,而不是空談理念
5、當面臨挑戰時,靜下心想一想,我要做的東西或者我已經做的東西,它的用戶是什么人?用戶在使用我產品的時候會遇到什么問題?有哪些地方我做的不好,還可以做得更好?凡是有缺陷的地方,都有改善的空間,都代表著創新的機會。
6、所有的戰略都是用戶戰略和產品戰略,即不斷發現用戶需求,不斷滿足用戶需求,把產品做到極致。
7、互聯網產品的本質是服務,就是通過某種形式的橋梁和窗口把服務傳遞給用戶,由于用戶的需求不斷在變,產品就要隨時調整。每過一段時間做一些小的改變。
8、互聯網產品的三個特點:第一,互聯網產品要有一個靈魂,要符合相關領域的游戲規則,能打動用戶的心;第二,互聯網產品需要不斷運營,持續打磨。好的產品是運營出來的;第三,專注和極致。在產品方向,一定要先學會做減法,要先找對一個點做到極致,否則你什么功能都做,最后都不突出,沒有鮮明的賣點。
9、好產品,讓用戶離不開
10、不論是產品還是功能名稱,最好的就是一目了然讓人一眼能看明白到底解決了什么問題,不用動腦子。
11、 怎么樣快速找到產品的聚焦點?看用戶發帖,看用戶罵你,或者傾聽用戶的聲音,用戶會用一種最樸素的語言。總結你的產品能夠打動他們的一個點。
以上摘錄的理念語錄來自書中第六章「互聯網方法論」,再整理歸結一番,我把它們分為兩個方面:第一,用戶至上;第二,產品極致。
這兩個詞在互聯網領域已經耳熟能詳了,提起來貌似誰都能談論一些并能列舉出各種故事案例。我想說的是,大學里開過一門課程「西方經濟學」,在一開始探討的問題就是「需求」和「供應」問題。在工業時代我們叫供需關系,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改口叫產品和用戶關系。
如果這樣考慮,你會發現,其實每個產品都只有兩面而已:供應面和需求面。供應面即你的產品能提供什么,需求面即粉絲需要什么。
這兩點都做到了,也就意味著產品不用太費力氣去做營銷推廣,憑借好的口碑即可把產品推給更多的用戶,這也驗證了那句話:口碑是檢驗產品的標準。
萬變不離其宗,一個微信公號也是一個產品,能夠有效掌控「供應面」和「需求面」,我想對于運營微信已經學會了這套方法論。
運營微信,「供應面」包括哪些內容?
1、了解工具
微信私人號和微信公號都有些什么功能
2、微信公號的自定義菜單怎么設置
3、每日發布什么類型的內容
4、如何做互動
「需求面」包括哪些內容?
1、微信文章我喜歡嗎?
2、活動值得我參與嗎?
3、互動太無趣懶得搭理你!
4、長期關注已經騷擾了我的日常生活!
……
供應面的最大特點就是運營人員可以做到隨時掌控,而需求面則是無法掌控的,決定權在粉絲手里。查明需求面中各種細節問題的原因就是運營人員每天都要做的工作。
查明粉絲打開、轉發、收藏微信內容的原因;
查明活動為什么有人參與,為什么沒人參與的原因;
查明粉絲為什么會長期關注,為什么取關的原因;
查明互動誰會搭理你,不會不搭理的原因
……
最后用一句話做總結:著眼于小處,通過一點點解決問題改進產品,實現小步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