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超級多,關于職場中九零后被嫌棄的文章。
通篇列出一大堆的毛病。
講真,很少有能講到點子上的。之前有那么一篇,還是一個90后寫的。
這些文章列舉的大部分,在我看來,九零后只是犯了一些“是個人都會犯的錯誤”,根本不值得口誅筆伐。
關于大家常說的“90后職場幾宗罪”,各位可以搜索一下《90后,你們愛走人就走人,別都讓公司來背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大概算是寫挺全面的。
但是,這篇文章里說的問題,實在讓90后看著覺得很冤:點進去之前,以為這些錯誤是多么具有90后特色,看到最后發現, 呵呵,這樣被嫌棄的行為,根本就不算是90后專屬好么!
而標題更加中二。
我想大約很多90后在離職的時候,內心不care到根本連狠話都懶得放。是的,緣若散了還有什么好說的。誰說誰在意,誰說誰小氣。
所以評論里頭也是炸開了鍋,截圖給大家感受一下。豌豆花以非常鍵盤俠的方式湊了一波熱鬧:
90后生在一個大的時代里。
這個時代很喧囂,可以說比之前任何歷史時期都要紛繁復雜,況且很多90后又是獨生子女,從小便有著深刻的孤獨感。這樣的孤獨感,伴隨而來的是對自身渺小的清醒認識。
不同于90前對90后的一些看法:自負,傲氣,想一出是一出,三分鐘熱度。我看到的90后,體現得更多的特質是:反思,自卑,當然,還有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大概可以總結成“自由”兩個字。
基于這樣的特質,大多數90后對工作的態度其實是這樣的:
比起高瞻遠矚,90后更喜歡來點實際的。
“我上班就是為了錢,他非得和我談理想,可我最大的理想是不用上班?!?/b>
這句話簡直道出了90后的心聲。
其實如果公司的HR稍微肯放低一點姿態,傾聽一下90后的心聲,就一定能夠找到90后正確的打開方式,下面這篇文章總結得很詳細了:
并不是多么復雜的緣由。
可惜現在很多HR沉浸在自己小世界里不愿出來, 分為兩種:
一種因為hold不住90后,被傷得太深,干脆就不招收90后了??墒?,這樣逃避真的有用?公司不可能永遠不用90后,這是必然的。
一種可勁兒把人忽悠進來了,人沒進公司之前,各種口頭承諾公司多么多么好,薪酬體系多么多么完善,多么多么有上升空間,總之就是,求職者希望有什么,就口頭承諾有什么——反正是口頭的嘛!就把人騙來再說唄!
可人都不是傻子,進來之后人自己不會自己看么?
粉飾太平有意義嗎?只會讓人更加瞧不起而已。
這也是導致離職率特別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能是HR的KPI考核太嚴格,但最后背鍋的還是這群被忽悠進來的90后。
不是你們把人忽悠進去了就完事兒了,招人又不是販賣人口。一個個PR做得那么好,麻煩在現實中也用點心好嗎?別讓好形象只停留在通稿里。
誰都想為了一份事業奮斗終身,關鍵是,也請公司捫心自問,你們配嗎?
做不到的事情,就請不要說出口。別讓人覺得公司像個詐騙團伙。
與其苦心孤詣的搞公關,不如真誠一點做招聘。有口皆碑的效果,可比買公關稿要好得多!
如果你不幸的碰到了奇葩,我想多數情況只有兩個原因:
1、你給的錢太少了;
2、你們的價值觀有嚴重的分歧。
錢的多寡,決定了90后能昧著自己的初衷和夢想跟你多久。
價值觀的匹配程度決定了,90后愿不愿意替你節省成本陪你玩兒。
錢和夢想總要有一個。90后不會昧著自己的夢想做廉價勞動力。
當然,如果可以,90后希望兩者都能夠滿足。
什么時候HR們學會了不再居高臨下的俯視90后,不再試圖用豐富的人生經驗套路90后的時候,什么時候就能招到合適的90后了。
畢竟,90后這代人已經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不用急著掙錢養家,娶妻生娃。多數90后的追求,無非是想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一些,或者說,能夠做點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90后到底想要一份怎樣的工作呢?
很簡單,唯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