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減重,朋友說了一個碳循環的方式。我大概看了一下。覺得自己的方法更直接,就是每餐吃的很少。不吃或者少吃,累的時候做微運動抵抗,或者直接躺下休息。不能再去食堂了,簡直是攔路虎,幸好吃得最多的是菜餅。“這豬蹄看著真不錯。”師傅受了夸獎,興奮起來:“是的,下午剛做的。”我笑瞇瞇地看著豬蹄,心想這在以前不得立刻啃一口。“來一個吧。”我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不要,不要。不敢吃太肥。”以前有姐姐笑我背了個面布袋,胖子真就是特別容易累。現在體能比以前好,比以前勤快,動起來的時候不累,不動的時候挺累。如果營養足夠,忙碌起來忘記自己會好很多。
習慣了早起,醒來就寫。以前看書很容易遺忘,現在因為要輸出邊看邊尋找有意思的點,比以前看得認真。有朋友很喜歡寫詩,她說自己在創作的時候就會忘記平時的那些煩惱,全情投入到詩歌創作中去,在美好中不停歷練。是的,我們之所以能更有力量,是因為總和美在一起。以前我特別喜歡藝術品。到圖書館借閱了大量陶瓷玉器美術之類的“閑書”,當時也有人奇怪這有什么用。實際上這是美好對心靈的滋潤,美麗的東西如甘泉,不亞于補品。因此我想,當一個人總是面向美好的時候,恰如屏風一般遮住了一些令人唏噓的東西。現在回想起來,也好久沒去圖書館了,等退休去。戰友給我買的最成功的禮物就是我的Kindle,幸好在它還沒有離開之前囤很多。俗諺不差,書中自有黃金屋。對于極簡主義者來說,這就是最好。有的時候也挺害怕跟別人聊天的,不太會考慮別人的狀況察言觀色來聊天,顯得很沒有情商,所以干脆不多說話。
早上老爹去喝湯的時候,來了一只黑毛狗,體態俊朗,毛色發亮。我們家狗害怕,亂叫著示威,他們家狗也膽小,兩條狗的叫聲此起彼伏。對方原本拴在塑料尖帽型隔離柱上的小狗力量加大,帶著隔離柱沖過來。“不吃了,不吃了。”狗主人生氣地要打狗,招呼老伴準備離開。一邊的店老板急了:“把狗栓到電動車上。”狗主人猶豫著,我見狀趕緊解圍,說:“我們去轉轉,把狗帶到一邊。”說完招呼著狗狗一起離開。轉過街角,身后才平靜下來。
習慣運動之后醒的很早,早起寫作業也是一件美事,雖然總是在劃水,偶然也會“游泳”出一兩篇好文章吧。內心很知足,大家的生活都是這樣,按照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一首詩說,彼此認領了生活的模樣。認領這個詞很棒!只有認同才會是開始。早上老爹尿到褲子上了,可能怕我說他有可能不好意思,呆坐在那里不動。我叫他好幾遍不理我,那就先整理好衛生間。把老爹的臟褲子泡上。我們出門喝牛肉湯,說是喝湯,實際上是老爹喝我看。我在旁邊一邊鍛煉一邊等他。習慣減重之后吃的不多。今天因為狗狗吵架,我帶狗走到轉角,忍不住買了一塊三明治。要了一塊最簡單的肉松黑芝麻。吃的時候挺開心,吃到一半的時候就不想吃了,沙拉醬很甜,齁嗓子那種,還能吃出咸味。這是網絡上流行的街角三明治,實際上應該屬于不合格三無產品。味道還不錯,也挺新鮮。可是我現在嘴巴太挑剔,吃不了。也斷了自己的念想。這一周時間每到拐角處都想買,心心念念,這下再也不想吃了。用甜蜜誘惑的東西總有些想要掩飾的內涵。
今天看《邏輯思考力》,說文科人士擅長廣泛淺顯的水平式思考;理工科人士擅長垂直思考。我自己是文科生,肯定會考慮問題偏于簡單,應該有意識訂正這一點。改善和改革兩個詞的差別挺大。改善是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提升,改革是從根本上的徹底改變。
狗狗在樓下吵架,樓上聽得清清楚楚。過一會兒它上來了,先跑來看我。這個熱情的小家伙太可愛了。最近毛長長了,我看二樓的團團已經穿上的棉襖,就問團團奶奶:“冬天要給狗買衣服嗎?”“買的,不然也會冷。”我心里尋思我們家狗是一只肥嘟嘟的土狗,大概不用買衣服吧,應該不會冷,不過穿了衣服更干凈。今天看視頻上的小貓會自己上廁所,都不用要貓砂了,特別省事,關鍵是更干凈。小貓上完廁所靈巧地自己按鈕沖水。整個過程順暢絲滑,真不知道是怎么訓出來的,我看了好幾遍。自從寫作業之后,書看得少了。先是寫作業,然后學多鄰國,然后打掃屋子,然后看書。生活特別充實,有時候也很想放棄,因為每月沖會員也得花去我十八大洋,還嘮里嘮叨費眼吧啦的。可是它也有很好的一方面,我覺得自己的思維變敏捷了,口頭表達能力更強了,自信心提升了,過得更充實了。覺得雖然提升慢,但是屬于改善型,心里也歡喜。而且不執著,以前是每天一定完成2000字,現在是只要平均兩千字就可以。忙和沒啥寫的時候也就寫一百字扔在那里,只要保持日更就行,有時間立刻補上,所以不怎么有負擔。
今天的運動量很小,打掃衛生,忙里忙外也不帶手機,看一下微信步數不如人意,就這樣吧,昨天在走廊上的時候看見走廊盡頭的窗子真美。像是懸掛在那里的一幅畫,不,比畫更靈動,最底層是綠色,上面是金黃色,那里面是秋天,那窗外是秋天。那是一年四季的景致,是自然為大家掛的一幅畫。所以那年買房子的時候選了四樓,想象窗外就是綠葉的布景,一年四季裝飾著我的落地窗。窗外有紅色的楓葉吧,一定特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