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人生】香知悅讀第43本書《愛哭鬼小隼》20170411~Day5學而思
?今天靜怡老師帶讀到最后的一句話非常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深思并踐行,那就是“懂比愛更重要”。育兒的過程實際更應是父母重新學習與修行的過程,認真而耐心地學習、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所本身具有的生理、心理特點——即“敏感期”,并理解、尊重他們,從而采取適當的陪伴與引導方式,才是我們應當做的,而不是只出發于愛本身以我們自身的行為準則來盲目、武斷地判斷孩子的行為。先懂,才能更好地交流,更好地傳遞愛,做好育。
?最近孩子(我兒子快5歲了)問過我一次“人去世了會去哪兒”的話題,我比較平靜地給他大致講了講土葬和火葬的事,我當時就在想,一定是孩子這樣的敏感期來到了,對于生死他有了意識與好奇,那么就讓孩子了解一下吧,讓他知道這些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件,引導他更好地珍惜擁有、珍視身邊的愛。
?希望自己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做一個完全懂孩子的媽媽,讓這份人世間最濃重的母愛用得妥帖,行得安然。
下面是筆記部分:
兒童敏感期的那點事:31個階段
0-3個月,視覺敏感期,怕黑,愛光,白天打開窗簾,晚上關燈睡覺,看黑白掛圖;
4-12個月,味覺敏感期,加輔食,盡量多的,各種各樣,這時期的孩子喜歡什么都想往嘴里放;
1-3歲,手臂發育的敏感期,超喜歡扔東西,鍛練手眼協調能力;
1半-4歲間,對細微事物的敏感期,樹葉啊,線頭,紙片(弟弟現在出去很喜歡撿樹葉,還有摘樹葉,不過有一片就滿足了);
1歲半-2歲半之間,是語言的敏感期,多跟孩子對話,多讀繪本,多讀故事,對孩子表達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1歲6個月-3歲,自我意識很強,他在感覺他和別人分離的樂趣,(溫柔而堅定,需多提醒自己,遇事不發火,要溫柔而堅定的跟孩子溝通)
2歲半-四歲,秩序敏感期,很喜歡秩序,不喜歡被打亂,東西拿了要歸位,走路走直線;
3-4歲,空間敏感期,疊高高,鉆箱子,愛掏抽屜,建立三維立體感;
3-4歲,色彩和敏感期,愛涂色,買顏料,買顏色繪本,帶孩子去大自然;
十萬個為什么的年齡,非常喜歡問,不能敷衍孩子,答不出來,跟孩子一起找答案,積極探索,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明白,方法比問題多。剪貼圖的敏感期,畫畫的敏感期,又到了我的占有的敏感期,讓孩子更多屬于自己的東西,執扭敏感期,應該如何 ,怎么樣怎么樣,不能跟孩子對著干,學會變通,按照孩子的順序重來一次,尊重孩子(對孩子要有更多的耐心);
3歲半-四歲,完美敏感期,碎的餅干不吃,臟的側所不上;
3-5歲,咀咒敏感期,壞老師,臭爸爸,不用管,堵上源頭;
中班,孩子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感興趣,給孩子講生命的起源;
4歲半-6歲,社交的敏感期,少計較,多安慰,少介入,多鼓勵,帶孩子出去認識更多的人;
4-5歲,中班的孩子,孩子會說,我要結婚了,我有男女朋友了,這是孩子對性別對自我最初的感覺;
4-5歲,偶像創造敏感期,為了幫助孩子創造自我,配合一下超人;
4-5歲,性別敏感期,給孩子科學的解釋男女差異;
4歲半到6歲,數字敏感期,看到東西就想數,看到就想讀;
5-7歲,識字敏感期,(把家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標上名字;
4-7歲,繪畫的敏感期,多多鼓勵孩子,但給準備大白紙;
4-7歲,音樂敏感期,愛唱愛跳,不打擊,不撥苗助長,可以帶孩子看音樂??;
6-7歲,社會興趣發展敏感期,可以帶孩子去體驗感,帶孩子去參加公益活動;
6-7歲,數學邏輯敏感期;
6-7歲,動物植物,帶孩子講大自然,講科學;
7歲,開始臭美的年紀,女孩會涂媽媽的口紅,要自己選衣服,盡量讓孩子美吧,再努力夸夸。
6-9歲,文化敏感期,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