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寫作?
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禁感慨回憶那么長。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到什么具體的原因,只是想到了一句話:“影長隨我身”。
從小到大,我都是個乖乖女,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在別的家長為孩子厭學而頭疼時,我為了生病不能去上學而哭鬧;在別的學生見到老師都退避三舍時,我的課間幾乎長在了辦公室里。
這樣一個我,從小就喜歡看書,字還沒認全的小學就曾經自己寫童話故事,雖然那個故事一直沒寫完,雖然到處都是格林、安徒生的影子,但現在回想起來,原來自己開始寫作竟這么早。
再后來,我愛上了語文,莫名其妙又順其自然,小說、詩歌、古文,連相關的歷史地理、風俗建筑都愛屋及烏,如饑似渴又樂此不疲。
那年老師布置周記,沒有數量要求,不交也沒關系,而我一周居然交上去八篇,被戲謔了好久怎么周記比日記還多。
本來身邊的人包括我自己一直都認為這樣的我是一定要上中文系的,可是……不用多說,你們都知道轉折詞后才是閱讀理解的重點吧。
上大學的時候,我迷茫過,掙扎過,努力過,最后還是認命了。不過也并不是完全的放棄,愛好不一定非要成為專業才能發光法熱,條條大路通羅馬。文學社社長,同學口中的“才女”,既受之有愧又當仁不讓。
說了那么多,好像也沒有提我為什么要寫作,沒錯,就是這樣的,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或許壓根就沒有為什么。愛閱讀、愛寫作,不是因為什么具體的原因,而是它們就是我的一部分,與生俱來、如影隨形。
就像每個運動員都想站上國際大賽的領獎臺一樣,每個寫字的人也都會幻想著有一天自己寫的東西能變成鉛字、家喻戶曉,雖然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也只是幻想而已。
但我開始真的沒想過那么多,只是紙筆摩挲的時候、敲擊鍵盤的時候,心在雀躍地跳動。暫伴月將影,我寫我快樂。
工作之后,漸漸疏遠了我的“影子”,但我知道,它一直都在,只是靜靜地等待著某一天再次相擁。
那一年,有些煩心事,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是影子站了出來,陪我一起走過。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我完成了一部40萬字的小說,第一次嘗試小說就是長篇,而且這么長,雖然回頭看還是生澀,但我為她驕傲。
剛開始其實只是一時沖動,后來漸漸欲罷不能,到最后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十月懷胎,字字盡是心血。而慢慢的,“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行為,人物有了自己的血肉和性格,到最后已經不是我在寫,是他們自己在演。
這次嘗試,也讓我體會到創作的魅力。
此后又幾度忙于各種考試,再次冷卻下來。但這40萬字是一顆種子,深深扎在心底,喚起沉睡多年的渴望。星星之火,等風起,勢燎原。
又是一次偶然,開通了自己的個人公眾號。之所以說偶然,是因為一切都沒準備好,比如定位、比如內容、甚至是名字,本來想等不那么忙了,等把一切都想好了,等有一些文章的儲存了……
可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與其一等再等,不如現在就開始,給自己壓力的同時也是動力,給已經疏于寫作的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契機。現在,也已經開通了原創,在繼續努力的路上。
再后來,又回到簡書。寫作這條路上,我一身孤勇而來,但在簡書遇到了無戒和那么多從心底里熱愛寫作的小伙伴,相信會一起走得更遠。
為什么,或許沒有那么重要。人能丟掉自己的影子嗎?不能,所以我也不會放棄寫作,哪怕寫的不好,只要還在路上,就將風雨兼程,一往無前。
無戒365挑戰營第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