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關注三更的朋友給我留言,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大黑牛你好,關注三更晚安快半年了,每天都在看你推送的文章,我最近也有些困惑想請教一下。我今年32歲老公大我兩歲,我們是大學同學從戀愛到結婚在一起已經年了,兩個人感情很好,兒子今天五歲。昨天在某寶給兒子買了四件T恤,花了八十多,今天三口人去小鎮玩一圈,純玩,只逛不買,看別人當媽的,給孩子買鞋買衣服,好幾百一件絕不眨眼,一買還好幾件,再看奢侈品門口排的長隊,覺得自己過得好慘,挺大年紀了,還在網上買幾十的,一百的,連帶孩子也一身便宜貨,別人家孩子一邊吃著哈根達斯一邊逛,我就給兒子拎個水壺裝的白開水,一路羨慕加郁悶。回家午睡完,又不郁悶了,然后我又突然覺得,自己心咋這么大呢,也不想想怎么改變現狀。最近這段時間總是在感慨,之前掙得多的那些年也沒舍得給自己買超過五百的衣服或包包,現在轉行幾乎從零開始了就更沒想法了。窮,還甘于現狀,我沒治了。
生活中,我們的痛苦會有很多種,失戀、失業、離別、遙不可及等等。之所以會有這么多的痛苦,是因為很多人的思維死守在自己一畝三分地的概念中,無法自拔。不了解自己,痛苦在所難免。換言之,你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
我有個同學A姑娘,河北人,姑娘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了我所在的城市。她老家是農村的,和許多數人一樣,沒有背景,有的只是農村孩子身上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大學四年,成績很優秀年年頂格獎學金,并且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來做兼職,記得有一次聊天,我問她:每天這么折騰累不累?她說不累。我說為什么?
她說,你種過地嗎??
我說沒有。
“有機會我帶你回我老家轉轉, 你就知道了。”
“我再累也只不過是忙碌,相比在烈日下耕地農忙的父母,我這點累,又算的了什么?”
畢業后,她順利應聘到一家500強的外企,兩年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又考進了本市社會保障局,成了一名公務員。今年年初A姑娘也榮升為媽媽了。
關于A姑娘,重點在這里:讀書的時候,就幾件衣服,洗的很干凈很少買新的。其他同學上千的名牌穿身上也從沒羨慕過,外出兼職可以騎自行車去的地方,絕不做公交,反倒是班級里一位同學重病,她自己捐贈了三千元。剛剛參加工作收入也不高和其他人合租,朋友圈更新的內容,都是讀了什么書,做了什么好吃的菜給自己。很溫馨,很陽光的生活,身上透著不卑不亢的精神氣兒。
你向往別人的生活,所以你看到了別人的表面。你自己的情況你自己當然了解, 所以你懂得實質, 當你感覺別人比自己幸福的時候,你并不了解別人比你幸福的實質性, 其實你所經歷的煩惱別人也在經歷著, 只是你并不了解。大家都在彼此羨慕著,也都在各自煩惱著。
長輩跟你說:“誰家那小誰,又買了幾套房子,誰誰誰開什么車回來的,那誰做生意賺了大錢。”
別人的故事,聽聽就完。
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強。錢多也有錢多的憂愁。看到別人生活光鮮的一面,做為激勵自己的動力就可以了,沒必要郁悶,過好自己的生活,耐心慢慢按照自己的速度過人生,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要追求的是“幸福”還是“比別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