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略省 致解憂雜貨店:
? ? ? ? 最初選擇此書完全是因為封面那句書評:“現代人內心流失的東西,這家雜貨店能幫你找回”。雖然這看似是一句對人溫柔的撫慰,但我是質疑的,這句話說的仿佛所有現代人內心都有缺失一樣,即便有缺失,說的好像一定可以從這里找到一樣。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我自己,我只是好奇,自己能中幾招兒,又如何破解。為了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我開始了這個旅途。
? ? ? ? 乍看這本書時,簡直是滿頭霧水,不知所云。完全不是我喜歡的風格,故事時間、空間跳躍性太強,太燒腦…真有點不想看下去了,但我不甘心啊,首先我是帶著疑惑來的,其次這是我花銀子買的啊,哈哈,還沒看到它的價值就放棄,不可以。但是慢慢往后看,咦,峰回路轉,突然get到了此書的趣味點——人物之間微妙的聯系。那些看似獨立出現的個體,實則與或前或后的人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他要么是上一個人物故事的延續,要么作為下一個人物出場的鋪墊。這樣看來,故事不再枯燥乏味,轉而一種引人探求的趣味。看到最后,整本書中所有的故事呈獻了一個圓,形象地講,是蛇頭咬住蛇尾的那種自我圓滿。于是回過頭重新看,去細揣摩人物故事與關系…
? ? ? ? 此書有兩條主線,雜貨店和丸光園,一明一暗。乍一看,怎么也不看不到二者能扯上關系,但讀完整書之后才發現所有的故事是在兩個人的籠罩下完成的。其一便是雜貨店店主浪矢熊治(明線),其二便是本書最后才被作者安排出場的丸光園已逝園長皆月曉子(暗線)。兩個人又是什么關系呢?情侶!沒錯!就是昔日情侶!這就是兩條線索的交叉點了。年輕的時候兩人相愛,卻在一次私奔未果之后再無相見,兩人心里對彼此都充滿內疚和歉意,當然也有愛。然而,命運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是如此有趣:皆月曉子把丸光園當成她生命的全部,把自己的愛都獻給了園里的孩子們;浪矢熊治在沒有精神支撐的年老時期,把為別人解決煩惱看成自己生命的價值,并容光煥發。昔日情侶用他們不同的方式向迷途的人播撒愛和善意,為其指引方向,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這算是心有靈犀嗎?
? ? ? ? 就像書中人物說到的:“他(浪矢熊治)一定是在某個地方默默守護著她(皆月曉子)”。了解了所有的人物故事,再看到這句話時,心頭涌上一種感動。那些給浪矢雜貨店寫信咨詢的孩子,正是丸光園的孩子們啊。這也許就是浪矢熊治守護皆月曉子的方式吧!冥冥中的安排。
? ? ? ? 最后,何以解憂?我認為:一是【善】。善之大,以每個人自己的理解為界。現在重新去看封面上那句話,人家說的也沒錯,自說自話這種事本來就沒有對錯之分。他理解他的,所以他說他的,我理解我的,所以我說我的。大家都只是在自我表達而已,如若不能理解,那就尊重吧,這是善。如果有人理解,那就真心感謝,這也是善。二是【自知】。那些心中有困惑的人最終得以擺脫困境,從根本講,是因為他們終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踐行自己的想法。有些人去咨詢問題的時候心中其實已經有答案了,他只是想要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所以,認清自己才是自我拯救的根本法則。
? ? ? ? 我并沒有準確無誤地中招兒,但卻從別人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部分影子與欠缺,正視自己,并加以調整。以上,就是我在雜貨店找到的答案。感謝《解憂雜貨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