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羋月傳》熱播之前,我寫了一篇科普《羋月傳》背景的文章,表明《羋月傳》的背景要比《甄嬛傳》宏大。那時候我還沒有來得及看這部神劇,只是單純地討論那段歷史。然而前幾天我看了前五集后,我便看不下去了,槽點明雷暗雷太多了,當初還在安利這段歷史,現在想來真是打臉,因此特別寫了這篇文章。
首先說明,我并不是標題黨,這個題目不但沒有寫錯,還恰恰是符合史實的正確陳述方式,熱播神劇《羋月傳》確實應該叫做《月羋傳》,而劇中“羋月”的國君丈夫的名字又確實是這個滿含東北氣息的“趙駟”。
我們先從秦國國君惠文王“尼古拉斯·趙駟”說起。
電視劇一開頭就演到商君困于自己所立之法下,惠文王站在城樓上義正言辭地發表了對商君的復仇宣言,屏幕右側標注了兩個金色的字“嬴駟”。看到這兩個字,我就知道本劇的編劇王小平女士又要賠兩萬塊了(作者注:王小平曾在拍攝現場與導演鄭曉龍爭吵,聲稱自己查閱過資料,劇本描述有誤,錯一個字給鄭曉龍一萬塊。不過兩人是夫妻,錢內部流動并沒有什么意義)。
先秦的時候,姓是姓,氏是氏,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所謂姓,是從母系氏族繼承來的,終生不變,主要表現血緣關系,比如同姓之間都有一定的血緣關系;所謂氏,則是從父系氏族繼承來的,可以隨著地位封地變化,主要表現的是地緣關系,指的是具體的某一家族。比如我們熟知的華夏之祖黃帝,他的姓為姬,氏為軒轅,所以我們一般稱他為軒轅黃帝;同樣的還有炎帝,他姓姜,氏為神農,所以我們一般稱他為神農炎帝。通過這些例子你會發現,先秦時人們稱呼男子只稱其氏而不稱姓。事實上,由于氏是身份的象征,人們也從來不會稱一個男子的姓;否則無異于把一名男子當女人對待,這種得罪人的事情會招來別人拼命的。
回到劇中來,眾所周知,秦人與趙人同祖,都是嬴姓趙氏。趙國先祖在三家分晉的時候以自己的氏建立國家,稱趙國。而秦人先祖早早地封在秦地,依舊用著原來的氏。《史記·秦本紀》這樣記載,“秦之先為嬴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史記·秦本紀》)。所以,按照這種方式,秦王駟的名字應當與趙侯雍類似,那就是秦王駟叫做趙駟,而趙侯雍叫做趙雍。
同樣的還有,楚懷王“羋槐”。雖說人家是大反派還有狐臭,但是總不至于把人家當做娘娘腔對待叫人家“羋槐”吧。楚國國君是羋姓熊氏,所謂“熊”應當是以其祖上的鬻熊(Yù Xióng)的名字來命名的。因此,楚懷王的名字有且僅有一個,那就是熊槐。同樣的還有華陽君“羋戎”,就算是不知道他究竟氏什么,無論隨便安一個羋姓下面的“屈、景、昭”三大氏都比這個“羋戎”正確。不得不說,這個編劇是真不用心,知道屈原、昭陽,靳尚三個人的氏是“屈、昭、靳”,但是卻不知道懷王的是“熊”,看來前面也是誤打誤撞。
說完我們那些男性角色,我還得說一下咱們的女主角。女主角用姓不用氏是沒有錯的,但是先秦的一千多年來,所有的女性把她的名放在姓前面的,但由于那時候女性名字只有提親的時候才能問到,所以保留下來的極少,一般便用國號、夫號、排行來代替名字。一個正確的女娃名字應該是“名字+姓”,比如烽火戲諸候的褒姒,她是褒國人,姓姒,因此叫褒姒;春秋時鄭莊公的母親武姜,姓姜,丈夫是鄭武公,所以稱其為武姜;四大美女里面的西施,本姓施,住在村西,稱西施;而所謂的穆姬、驪姬、莊姬,不要以為她們封號是一樣的,而是僅僅因為她們全都是姓姬啊!因而劇中羋月、羋茵、羋姝三姐妹的名字全是錯的,她們仨應該分別叫做月羋、茵羋和姝羋才對。同樣,秦王后的妹妹魏琰應當也叫做琰魏。
看看!看看!這單純名字上的錯誤就已經夠王小平女士掏上一大筆錢了,劇中的歷史錯誤更是舉不勝舉了。
1.惠文王為復仇殺商鞅?
惠文王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國君,其實他本人非常尊崇商君之法。殺掉商君僅僅是為了平息舊貴族的怒火,穩定登基之時的朝局;劇中則將其刻畫成一個復仇之人。
2.屈原穿越幾十年?
屈原要比楚懷王小三十多歲,第一集中楚威王還活著的時候,屈原已經服侍王前,和楚王談笑風生了。后來,屈原甚至還成了黃歇的老師。可見,編劇實在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就讓屈原提前幾十年出生了。同時,給威王算霸星的唐昧更是楚國的大將,一直到三十年后才戰敗而亡。
3.莒姬死前用紙寫信?
戰國時期哪里來的紙?雖然文獻記載最早的紙出現在周代,但那時候的紙不能用于書寫,直到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后,紙張才開始被用于書寫。莒姬上吊前托葵姑給羋月寫了封信,竟然能用到幾百年后的新材料,看來王小平女士的錢要被扣光了。
大篆寫滿紙
4.黃歇和月羋的不倫之戀?
最讓人大跌眼鏡的莫過于“月公主、黃公子”這句臺詞,一瞬間從戰國飛到了明清;還有媒體瞎炒作的“國民初戀”,簡直毀三觀。
要知道戰國時期的“公子”是指諸侯之子,并非明清的尋常公子。春申君叫做黃歇,卻能名列戰國四公子,并不是因為他是黃國國君的公子,因為黃國早在三百年前就被楚國滅掉了。之所以叫做黃歇,是因為春申君的封地淮北12縣就是黃國的地方,而他雖是王族但非楚王,因此春申君不能用熊為氏便只能以黃為氏,稱黃歇。那么在此之前,春申君只能叫做公子歇,根本沒有涉黃!
而說到他公子的身份,史料所指春申君應為楚懷王的兒子,也就是楚懷王熊槐的公子,這個最有力的證據當屬與春申君幾乎同時期的韓非的文章中,也是目前主流的說法。那么,按照現行的劇本,編劇就又搞出來了一個大新聞,因為羋月是懷王的妹妹,而子歇是懷王的兒子,那么他們兩個的青梅竹馬其實就是侄子和姑姑的不倫之戀。
編劇真是神作了!
這下好了,以后再聽到“姑姑,姑姑”這句話的時候,終于可以不用回“過兒”了,現在又多了一個“歇兒”了!突然想到,貌似編劇早就埋下了這個伏筆,第四集子歇遇到女醫摯的時候說了一句“姑姑”,我本以為是在叫女醫摯,原來竟是在叫“羋月”!
神編劇,給跪了。我還小,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