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肖申克的救贖分析----獻給即將要畢業的你
First you hate’em,then you get used to’em enough time passes,gets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 institutionalized.
這些墻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后你會覺得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做體制化。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自己好像也是進入了肖申克這個監獄,現在已經是大三的學生,即將面臨畢業,心理是很彷徨和迷茫,如果我離開了學校,我可以干什么。我能夠正常的生活嗎?一年后,我想要去哪里?做些什么?
電影中有個讓人難以忘記的場景就是負責圖書館的犯人老布被假釋之后,當可以過上自由人的生活時,他卻奔潰自殺了。這是個很可怕的現實,當你習慣了體制化的生活后,突然有一天有了自由,那卻是通向死亡的路。而且通過監獄那種一塵不變的生活后,使人忘記了自己向往的生活還有實現目標的動力。
我們這些大學生不也是如此,相信有許多人通過高考后,不是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理想的專業和學校。剛開始大一進來的時候,我們會很氣憤,嫌棄學校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對自己的專業完全不感興趣,每天就按時按點去上課,做到不逃課不犯錯的乖小孩。最初的時候我們還會學會反抗,還會幻想將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考研究生,給自己更好的未來。我依稀還記得第一天入學的晚上。整夜未眠,自己靜靜的在宿舍陽臺看著學校的大門那幾個耀眼的字,心里在想:“天啊!我怎么會到這個鬼地方來,我不甘心,高中辛苦了三年就來到這里。我的大學不應該長這樣的!我一定要做出改變。”但是隨著大學生活的開始,滿滿的課程、追劇的舍友慢慢的讓我習慣了這個學校的生活,好像溫水煮青蛙般弱化了我的斗志,最后我再從陽臺上看到學校大門那幾個字已經激發不了我想逃出去的心,似乎已經習慣了這個牢籠的庇護了。
知道今天看到完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之后,突然間有點被它點醒,其實我應該現在拿起我以前喜歡過的東西開始學起,而不是繼續被大學體制化,有一天我都要走出這個門口,去找我的自由,我的希望。電影中的安迪真的讓人感到很佩服,在監獄里花了20年的時間打造一條通往自由的路,人到底要有多大的意志力才有如此強的信念。我想應該是知識的力量,那座圖書館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他自帶的智慧。囚犯并不可怕,可怕的還是有腦子的囚犯。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ut to caged,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你知道,有些鳥兒是注定不會關在牢籠里,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愿你在一年后也擁有這樣的羽毛,不懼怕體制化的鳥籠,出去的時候能夠很好的生活和感受社會的陽關。
愿你是個時刻心中充滿希望的人。
如果現在沒有這樣的能力,請開始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