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僻,鼠多,稻豐,人窮。
每家每戶都怕自己的谷子被老鼠吃了,所以那時候家里能養得起一只貓,身后無時無刻有一只貓跟著跑來跑去,那感覺簡直是帶著哮天犬逛南天門,在村里那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可惜很小的時候奶奶養不起。
因為窮。
自己家人的口糧尚沒有余,哪里還有給畜生吃的呢?
所以那時候我睡覺的房間塑膠天花板上是沒日沒夜的擂鼓轟鳴,震耳欲聾,一到晚上準時準點,天花板上就好像在開天庭大會,玉皇大帝親點兵的那種,天蓬元帥率領十萬天兵天將在上面操練,偶爾它們猖獗起來還能下凡到你的床上躥來跳去,有時候甚至直接在你眼前蹦跶個沒完,整得你整個人神魂顛倒,現在想起來都毛骨悚然。
實在欺人太甚,那時,奶奶咬牙決定得養只貓。
找只貓是簡單的,因為那時的人都養不起,生了一堆貓仔只能往路上扔,偏還沒幾個人敢撿,因為撿了你就得負責養它。如今養貓當做寵物,而那時候家里養貓可是把它當戰馬來養的,吃了飯就必須要上“戰場”。
小時候家里窮,貓雖然和我們吃的一樣,但也都是青菜蘿卜,貓自然是不習慣的,它只愛吃魚,但我們家偏偏逢年過節才能吃上魚,而且還得把魚分成幾塊,留著預備幾頓的用量,自己都應顧不暇,哪里還管貓能不能吃好?
所以每每奶奶都是沾一點魚湯就著魚骨給貓吃。貓的脾氣還挺大,我都喝不到兩口的魚湯,它還不屑一顧,因為它自己就能捕獲到更好的美食,而我不能。
當貓的伙食太好,往往會懶惰起來,有段時間有魚吃,它吃完后就直接找地方躺著睡覺去了。后來奶奶干脆直接給它南瓜拌飯,愛吃不吃,逼著它去抓老鼠,也是因為家里只有南瓜拌飯。
家里的老鼠猖獗成這樣,于我們來說是災難,但于貓來說,這尼瑪簡直就是孫猴子掉進了蟠桃園,那眼花繚亂得都讓它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只要貓一聲輕微的嬌喘,都能嚇得方圓幾米的老鼠倉惶遁逃。(我說你是不是傻,沒事喘什么喘,這不是打草驚蛇嗎?)
所以貓大了,老鼠安靜了。
一只貓能讓整個家里安寧,也著實是一個功臣。不過多久的功夫,小花貓就出落得肥肥壯壯了(足見老鼠何其之多),但越肥它就越喜歡睡覺。家里都讓它串了個遍,也就厭倦了,以前張牙舞爪的它再也沒有那種血氣方剛的斗志了。
有時候看它懶懶的躺著睡覺,我就故意輕聲輕步過去,走到身邊然后喝得一聲嚇得它立馬跳出半米高來,隨后迅速逃跑,然后我弟又在下一個路口逮著它,一把抱在懷里,揪耳朵、扯胡須,故意讓它跑又突然揪住它的小尾巴,然后用畫筆給它把耳朵涂成怪怪的顏色,用布蒙住它的臉,讓它到處跑,我估計那會貓的內心是絕望的。搞得后來我一放學回來,貓聽到我的腳步聲,就一溜煙逃竄了。
貓是可愛的,可愛得一個十惡不赦的人看見它都會想抱抱它,就是從來不愛問貓愿不愿意。你喜歡它,所以想抱它,但也得看它喜不喜歡啊。
貓在我的折磨下估計白了頭發,最終走完了自己悲慘的命運。
后來家里好長一段時間悄無聲息,老鼠也不造訪我家了,家里一段時間沒去養貓了,每次放學回家,倒好像失去了一道必要的樂趣,不能再圍著貓把它逼得團團轉了,家里清凈了很多。
雖然老鼠不算太多了,但奶奶好像習慣了有貓的生活,后來家里陸陸續續又養了幾只,接連走的走來的來,家里從來沒斷過養貓的習慣,我同樣逗著貓玩,直到我離開家鄉,小貓才算過上安逸的生活。
爺爺奶奶大概是不會追著貓滿世界跑的。如今老鼠少了,貓頓頓也能吃的好了,也就不必去捉老鼠了。
如今家里也并不指望它捉老鼠,養著它們,不過留著念想。
家里除了老兩口外,至少還有一道酥酥軟軟的聲音時不時叫喚著,倒也是個樂趣。
奶奶終于過上了養寵物的生活,才明白,當成寵物來養,原來不過是更添了一種難以掩飾的落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