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2012年歐債危機重重,這些都深刻地影響了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也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經濟的走勢和格局。中國改革開放已走過30多個年頭,過去30年中國企業所取得的成就幾乎完全依賴于“低成本模式”;而今天,除了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成本下降以外,中國已經進入到了勞動力、匯率、土地、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成本全面上升的新時代。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中國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都已經迫在眉睫,箭在弦上!路在何方?無疑,中國企業正迎來一個發展的關鍵時期,成則達濟天下,敗則滿盤皆輸!而其中的核心就在與能否進行商業模式創新。
著明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21世紀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與價格之間的競爭,甚至不是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商業模式是“企業戰略的戰略”,商業模式也是商業發展的頂級設計。創新了商業模式,企業就有可能獲得“10倍利潤、10年成長”,就更有可能對接風險投資、登陸資本市場。正所謂“得商業模式與資本者,得天下”。
商業模式是任何一家企業的經營“原點”。沒有好的商業模式,技術再好、產品再好、品牌再好,也沒有前途。沒有好的商業模式,企業就沒有前途。我們并不是說產品、技術、品牌不重要,恰恰相反,產品、技術、品牌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商業模式更為重要。企業經營需要有前后次序、輕重緩急,所以,企業經營首先應解決商業模式創新的問題,而后在逐步地落實產品、技術、品牌等支撐體系。如果作為企業經營“原點”的商業模式不能進行創新,企業成長也只能是癡人說夢。因此,在商業經營過程中,學習和研究商業模式是最為緊迫且重要的主題。
統計表明,全球超過60%的成功創新來自于商業模式的創新。即使是相同的技術,若采用不同的商業模式,也將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財務結果與資本市場價值。【智客會投融聯邦】至今已舉辦“逆向盈利”課程100余期,超過10000位企業家參加了這個商業模式的重構,由此,我們積累了大量的實戰案例和經驗,這也讓我們對商業模式創新的非凡價值更有信心。
為什么同樣的技術進入不同的企業,經營結果卻完全不同?為什么辛苦經營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企業,被新興企業轉瞬間輕松超越?為什么辛苦積累,企業卻無法突破成長的“天花板”?為什么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在全球都是最低的?為什么從制造業、外貿出口轉戰國內市場,卻不知從何下手?為什么企業在與資本市場對接時,總是不得要領?企業家擺脫這些困境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學習商業模式。學習商業模式就是學習商業經營中最為關鍵的核心智慧,學習商業模式才能令企業家少走彎路,突破成長瓶頸,進入高成長、高利潤、低風險的黃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