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必須知道該說什么
一個人必須知道什么時候說
一個人必須知道對誰說
一個人必須知道怎么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彼得·德魯克
上周四上了王奕霖老師的影響力的課,今天回顧一下。
課程主要講影響力,第一節是“理清人際關系,搭建溝通基礎”,主要講的是溝通的前期準備:一是明確關系層級和彼此身份的定位,二是明確溝通目的。
第一,關系。關系主要是對情感的認知和投入程度、親密性和協調性。關系層級主要有五個層次,用圖表示出來看起來相一個金字塔:最底層是第五個層次——完全陌生(潛在的可能成為熟人);第四個層次——可以閑聊,寒暄(可以閑聊的熟人);第三個層次——聊事實(普通朋友,同事);第二個層次——談感受,私人問題(朋友);第一個層次——密友。
關系的相處原則有:把握關系層級(情感深度);關系具有流動性;層級不可逆。且老師提醒特別注意到一段關系里面“如果出現偏差,以底層級為準?!奔僭O說,男生很喜歡女生,可是女生只把男生當做一般朋友,那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是一般朋友。
第二,身份。身份是彼此在心中如何看待對方,放在什么位置,依據是對這個人的認可程度。常見的身份主要有三種:上級(上司/導師/父母/權威);平級(同事/朋友/普通熟人/鄰居);下級(孩子/學生/下屬)。
明確身份的作用在于:不同關系不同身份,必然需要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和語言,之用一種方式必然會產生問題。
第三,溝通目的。溝通目的主要有四種:純生理需要——科學證明,人不說話會得?。徽J同需要——從他人的回應中完成自我認同的建立;社交需要;實際目的需要——溝通是工具性的,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課后作業與訓練】
1、確定觀察學習對象。
2、明確你和他的身份關系、遠近程度。
3、觀察他跟同樣關系層級的人的溝通模式,從不同維度觀察(話題深淺,溝通程度,情感投入程度)。
4、記錄:觀察后,你對關系和身份有沒有更深的理解;你學到了什么方法和技巧。
——————
一、通過觀察優秀的人溝通之后,你對關系和身份有沒有更好更深的理解
1、我觀察的是我的同事小魚
2、她和同事相處的時候比較隨意,端的好平常心,和同事開玩笑也開的起來,聊天基本不會冷場。
3、她對經理并沒有畢恭畢敬,偶爾也和經理撒嬌、開玩笑,基本處在普通同事的身份上。
4、她對領導尊敬更多一些,或者說是敬畏,和領導說話不多,不好觀察
二、你從她身上學到了些什么好的方式或是技巧
1、和同事少量談一些自己和朋友的事情是可以的,不要多說;開一些玩笑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把握分寸?!痉执缭趺窗盐??玩笑過分了怎么收場?】
2、經理也是女人,性格比較急,但是脾氣不壞,之前一直小心翼翼、畢恭畢敬的對待她,可能在她眼里留下的印象并不好,沒有交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