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天午后》(The Dog Day Afternoon)是Sidney Lumet導演、艾爾·帕西諾主演的一部講述搶銀行的犯罪片,1975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編劇是Frank Pierson)。有影評家將本片列為影史上最佳搶劫場面No.3(No.1是《Raising Arizona》,No.2是《盜火線》)。
好萊塢有很多電影改編自新聞報道,印象中約翰·福特的《邊疆鐵騎軍》的故事就是來自于一篇報道。這是因為美國的文學、影視一直受新聞寫作潛移默化的影響,虛構作品也從非虛構敘事中汲取了不少營養。《熱天午后》改編自1972年發表于《生活》(LIFE)雜志的一篇報道《銀行里的愣頭青》(The Boys in the Bank)。借助強大的互聯網,我找到了這期雜志的電子版(這在萬惡的無網時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對照電影劇本仔細閱讀,收獲多多,福杯滿溢。
《熱天午后》基于一個真實的案件。1972年8月22日,John Wojtowicz和同伴Sal Naturale持槍搶劫了紐約布魯克林區的一家銀行,他們計劃搶了就跑,此時,電話鈴響,為了不引起外界懷疑,John讓經理接了電話。電話是總行人事主管打來的,要求把這家分行的一個職員調到另一分行。經理異乎尋常地回答了No,并且提名了另一名已經在四個月前被開除的員工。人事主管覺得蹊蹺,就問:“你那里出岔子了嗎?”經理回答:“是的。”然后就掛了電話。劫匪沒有聽出這其中話中有話。總行人事主管放下電話,越想越不對,就報了警,于是,很快這家銀行被200名警察和FBI還有蜂擁而至的新聞記者和圍觀路人給包圍了。John一看逃不出去,就劫持了銀行職員作為人質,同警方進行談判。在談判過程中,真相逐漸大白。原來John是一名同性戀,他為了給自己的“妻子”Ernest湊做變形手術的錢,才搶銀行。在他的要求下,Ernest來到搶劫現場,跟他通話。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對峙,John、Sal和人質上了FBI提供的大轎車,前往肯尼迪機場。到達機場之后,充當司機的FBI探員Murphy一方面跟劫匪聊天,使其放松警惕,一方面悄悄拿起藏在車上的手槍,將Sal擊斃。與此同時,另一名FBI控制住John。John被判處20年監禁,6年后出獄。他兌現了承諾,用自己獲得的故事版權費(《熱天午后》付給他票房1%的金額),為同性戀“妻子”Ernest做了變形手術。
有趣的是在這篇報道中,記者形容John的長相,說“他相貌不錯,跟艾爾·帕西諾或達斯汀·霍夫曼一樣。”作者萬萬沒想到,兩年多以后,他們的報道被改編成電影,扮演者就是艾爾·帕西諾。
新聞本身很有料,然而改編成電影,不能原樣照搬,要符合電影的規律。Frank Pierson的劇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把這個罪案拍成了一部充滿喜劇色彩的正劇。即使不懂編劇的人也知道,這樣一個故事,不太容易改編成電影,因為其場景太單一,不過是銀行內外,寫不好的話很容易單調乏味,畢竟電影不是舞臺劇。另一個改編的難點是,這不是一個正邪對立的故事。因為兩名劫匪并不可恨,他們自始至終沒有傷害人質,被劫持的銀行經理后來說:“雖然有些害怕,我不得不說,這是我這輩子度過的笑聲最多的一個夜晚。”在這個故事中,匪、警、人質斗智斗勇,但他們的行為都是可以理解的,他們都做了在當時最正確的事,所以沒有好壞善惡之分。在這次銀行搶劫案中,值得注意的是人性的閃光。不但John是為了拯救同性戀“妻子”而冒著生命風險,Sal跟他不離不棄,同樣顯得義薄云天。就連被劫持的經理和一名年長的女職員(片中的Sylvia)都在有機會逃走的情況下,毅然回到同事身邊,甘做人質。警察和FBI為了營救人質,只身闖入虎穴,行動也無可厚非。這些特征,決定了這個電影劇本,不能老套而傳統。編劇要找一個不同尋常的主題。因為主題是一切劇本的靈魂。
雖然我沒有讀到編劇Frank Pierson的任何訪談,但憑著感覺,我認為,他是這樣找到主題的。武裝搶劫銀行、扣押人質,自然是彌天大罪,千方百計穩住劫匪,誘騙其上車,然后伺機解決,也不能算百分百正大光明,尤其是當觀眾對劇中劫匪有了感情之后。是什么推動了悲劇的產生?對,是命運。命運,這個古希臘戲劇家永遠割舍不掉的主題,也同樣適用于本劇之中。在命運的作用下,由于一個小小的失誤,生活裂開了一道縫隙,縫隙迅速擴大,終于一發不可收拾,變成一場悲劇。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蝴蝶扇翅,帶來風暴。一個小失誤,帶來大悲劇。這就是《熱天午后》的主題。
基于這個主題,事實需要重構。影片中艾爾·帕西諾扮演的Sonny,也就是生活中的John,跟Sal(由John Cazale扮演)性格必須互補。Sonny聰明、富有同情心、有人格魅力,Sa愚鈍、具有危險性、令人捉摸不透。為了突出“小失誤帶來大悲劇”的主題,警察發現銀行被劫就不能歸功于銀行經理,而應是劫匪自己的小失誤引起的。在影片中,Sonny和Sal本來有大把的機會可以拿了錢脫逃,然而,有兩件事造成了致命延誤。一是Sonny做事縝密,搶完旅行支票后,點燃了賬本,冒出濃煙,引起了外人前來詢問,從而耽誤了時間。二是銀行女職員被鎖進保險室,要求上廁所,一向紳士的Sonny答應了,這又耽誤了一些時間。等他們準備出逃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被警察包圍了。
影片塑造了三個警察的影像,第一個出場的是警長Moretti,根據劇本中的描述,他是個鄉野粗人,大大咧咧大嗓門,但看得出古道熱腸。雖然劇本中沒有表述,但可以推斷出,他想和平地解決這件事,不想出現流血事件。
Moretti打來的電話,讓Sonny大吃一驚,他威脅到:“如果你們膽敢包圍銀行,我們每隔一會就向外扔一具尸體。”此時,電影設定了一個輕喜劇段落,讓緊張的氣氛稍事緩和。銀行職員Jenny的丈夫打來電話,問她晚飯做什么吃。即使得知Jenny被劫持,對方還是想知道晚飯怎么辦。
此時,Sonny和Sal有了第一次認真的對話。Sal問:你剛才說,每隔一會就向外扔一具尸體”是不是認真的。很顯然,Sal把這話當真了。Sonny勸慰他,并把危險狀況掩飾過去。這一小段揭示了雙方性格的差異,我們感到了Sal的危險性。
接下來,Sonny叫銀行經理Mulvaney一起去頂住后門,二人獨處的時候,有一段對話,他們甚至談到了孩子。Sonny說,我不會帶你作為人質,因為警察會射殺咱倆。你沒看到他們在Attica干的好事嗎?42個人連同人質都被射殺。(這里講的是美國發生的一件真實事件。Attica是一所監獄,發生越獄事件后,警察擊斃罪犯時,人質也有傷亡。)我要帶一個有小孩子的女職員做人質,那樣警察就不敢隨便開槍了。這一段表現了Sonny的聰明,同時,也為后面煽動圍觀人群埋下伏筆。
這時候,電影的場景轉到銀行外,記者蜂擁而至,甚至乘坐直升機在空中拍攝,警察局長Moretti在銀行對面的理發店建了臨時指揮部。接下來是兩人第一次交鋒。
Moretti告訴Sonny,他只想找出辦法,解開困局。為此,他準備只身與Sonny見面,不帶武器,“你可以搜我的身。”不過作為互相信任的交換條件,他要求Sonny釋放一名人質,以示誠意,“這樣我才能確信,你不會給我來一槍。”警長說。Sonny跟Sal商量后(從此后,每一次決策他都跟Sal商量),同意先釋放哮喘發作的黑人保安Howard。
在女職員Sylvia的協助下,Howard被釋放,但旋即引起了一場混亂,此處又是幽默小段,警察看一個黑人出來,以為是劫匪,立即將他掀翻在地,扣上手銬。場面一度騷動。
在劇本中,Moretti把Sonny叫出來,讓他看警察布下的天羅地網,并且勸他投降,可以用輕罪起訴他。但是Sonny研究過法律,說你把我當三歲小孩呢?武裝搶劫銀行是聯邦重罪,抓住至少25年,地方上說了不算。
在電影實際拍攝中,Sidney Lumet沒有完全按照劇本走,他讓演員即興表演,因此,我們看到了劇本上沒有的一場警匪對吵。Moretti罵Sonny搞什么鬼,你不是說要放出一個女人質嗎,怎么放出一個男的。Sonny則暴怒警察不講信用。并且煽動媒體和人群,大喊“Attica”,說如果不是里面有兄弟看押著人質,警察早就把我一槍爆頭了。這一段正面沖突,揭示了性格,塑造了人物,同時也讓Sonny每一次出來談判都各有特色,避免了順撇。
Sylvia雖然是一個配角,但此時卻迎來了她的時刻。由于她也在銀行門外,媒體采訪了他。場景切換到Sonny的母親Vi家里,她在電視中看到了電視直播。Sylvia接受完采訪,對媒體說:“我要回去了。”記者們說:“你已經在外面了,就別回去了。”
Sylvia一邊往回走,一邊說:“里面有我的姑娘們,她們需要我。”
接下來是一段諷刺電視臺的戲,在電話里面對主持人的刨根問底,Sonny反問:“你一周賺多少錢?”主持人非常尷尬,佯裝信號中斷,終止了直播。
現在,影片來到一個重要的轉折點。Sonny跟Sal商量接下來怎么辦?“接下來怎么辦”也是推動這部電影劇情發展的中心問題。當Sonny試探性地說出想跟FBI達成認罪交易的時候,Sal堅決否決,并質問:“你忘了你跟我說過的話嗎?我們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死在這里,絕不做什么認罪交易。”Sonny只好同意。這個場景,暗示了Sonny的動搖,揭示了Sal的堅定,也讓他倆變得別無選擇。投降的大門關上了,只有利用人質相要挾逃之夭夭一條路了。
影片迎來了一個喜劇放松時刻。Sonny提出條件,要一架飛機,飛往國外。他問Sal最想去哪個國家,對方回答:“懷俄明。”Sonny說:“Sal, 懷俄明是一個州,還在美國,不是一個國家。”這個橋段為后來Sonny和“妻子”Leon(生活中的Ernest)電話告別時分享的一個笑話,也是本片令人傷懷而溫暖的一個時刻。
Sonny出去跟Moritti第二次談判,為了跟第一次有所不同,影片安排了一個小小的意外,被劫持職員Marria的男朋友沖過來把Sonny撲倒在地。這引發了一系列騷動,包括Sal那邊,在一陣安撫后,Sonny才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一架直升機前往機場,二是要一架大飛機飛往國外,三是希望見自己的“妻子”一面。
電影沒有完全按照劇本拍,而是設定了幾個有趣的場景,曾經當過兵的Sonny在教銀行女職員耍槍。
接下來又發生了新的意外,警察切斷了銀行的空調線路,這是警察對付劫匪的常用手段,在LIFE雜志的文章中說,警察的一個策略就是讓劫匪筋疲力盡,從而減弱戰斗力。停空調與隨后的停電,都是警察有意使用的瓦解敵人的手段。
Sonny在檢修空調的時候,發現了窗戶外試圖破窗而入的警察,于是放了一槍。場面又亂成一團,Sonny出去跟Moretti一陣大吼,被告知:直升機沒有,一輛大轎子車會開來,把大家拉到機場。Sonny要了匹薩餅,并且把鈔票扔進人群,又是一陣混亂。
此時,劇情進入大戰前的平靜,誰都知道接下來會有大事發生,只是不知道發生的是什么。在銀行內,Sylvia要了一支煙,Sal說:“我不抽煙,我怕得癌癥。”Sylvia大為驚奇:“你害怕得癌癥,竟然還搶銀行?”此時Sal說了一句圣經里的教訓:“身體是主的殿堂”。《熱天午后》是一部有宗教情懷的電影,Sonny也事先對人質們宣稱“我是天主教徒,我不想傷害你們。”兩個篤信天主教的人,為什么會搶劫銀行呢?這著實讓很人費解。
警察把Sonny的“妻子”Leon帶來了,觀眾這才知道,原來他是一個同性戀。在警察作為臨時指揮部的理發店里,Leon道出了Sonny搶銀行的真實動機,為了湊錢給Leon做變性手術。在Leon講述的過程中,有一名警察在偷笑,但很快他知道自己笑得不得體。這是一個純情的愛情故事。
電視臺播報了“兩個同性戀搶劫銀行”的新聞,Sal聽了很煩惱,他在乎自己的名聲,他不是同性戀。后來跟FBI的主管Sheldon見面的時候,他提出的要求是讓電視臺更正。這再次印證了Sal是個愛惜自己身體和名譽的人,當然也是一個分不清重點、搞不清大小的白癡。
FBI接管了營救行動,冷酷的Sheldon取代了熱心的Moretti。他采取的第一個行動是給銀行斷電。Sonny被叫出來,發現剛才熱鬧的街道,現在一片冷清漆黑。Sheldon說:“沒有優待了。”“你要的大轎車半個小時內會到。”他要求進去看看人質的情況。(傻子也知道這是一次偵察,但是,Sonny沒有意識到。)Sheldon的探訪是關鍵而致命的,他不僅摸清了隱藏的Sal的情況,同時在離開時,對Sonny用了反間計。“你千萬別動,我們來對付Sal。”Sonny雖然嘴硬,但是接下來當Sal問FBI嘀咕了什么的時候,他撒了謊,我們知道,這兩個人穩固的聯盟已經產生了松動。
影片迎來了幾個悲情時刻,首先是Sonny與Leon通話。在戲劇和影視中,對話的作用是為了揭示人物,推動劇情。通過這段對話,我們知道Leon是一個軟弱、絕情的人,而Sonny一往情深。Leon在這里演得太好了,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的提名。接著,Sonny跟真正的妻子喋喋不休的Heidi通了電話,我們知道了Heidi是一個讓人無法忍受的人,難怪她丈夫會變成同性戀。Sonny跟母親話別,這段對話讓人傷心唏噓。最后,Sonny力遺囑,他把人壽保險的錢分給自己愛過的人,尤其是留下2700美元給Leon做手術。我們知道,他已經知道此去兇多吉少。
在經過了一系列傷心場面之后,影片迎來了最后的高潮。在選擇司機的時候,影片制造了一個小懸念,以突出Sonny的多疑與多謀,接下來,最后一個探員出場了,他就是擔當司機的Murphy。在開車過程中,他屢次跟Sal對話,讓他抬高槍口,目的是放松其警惕,確認其位置。
到了機場,飛機緩緩開過來,Sonny在擔心飛機上有沒有東西吃,當得知有漢堡之后,放松下來。FBI只用了幾秒鐘就把他們解決了,Murphy拔槍射中Sal的眉心,Sonny被Sheldon控制住。在劇本中交代,Sonny做了FBI的合作者,出賣了Sal,但是電影并沒有這么處理,而是模糊地表現出Sonny迷茫的眼神,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
最后警燈閃亮,Sal尸體被拉走,人質得救。在一片嘈雜聲中,電影結束。在原劇本中還有眾人評說Sonny的戲,電影中并沒有出現,只是打出了字幕,交代了幾個真實人物后來的命運。
這個結尾讓人略微有點失落,看慣了港片的我,多么希望Sonny撲向警察,在一陣亂槍之中,與兄弟共赴黃泉。那才是我們熟悉的兄弟豪情、縱橫四海、江湖龍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