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進不去,禱告沒話語,該怎么辦?
讀經、禱告沒有味道的現象。在屬靈的看法,若不因身體的光景造成的必是屬靈光景不正常。圣經中與神關系正常的信徒必是渴慕讀經、禱告。(彼前2:2,詩1,4章,12:1/2,16:1)還有屬靈光景軟弱,活在屬肉體的光景,讀經、禱告方法不對及缺乏屬靈同伴。
如果不正常,該如何解決?
一、屬靈光景不正常,有許多原因。
如果讀經、禱告沒有味道,首先要解決屬靈光景不正常的情形,如此才能得到解決。一般屬靈光景不正常有下列幾點:
? ? 1.是有些罪沒有對付,特別是在人際關系上,如饒恕、慌言等(太5:23/24)。
2.是人的心傾向世界,被眼目的情欲、肉體的情欲及今生的驕傲所累住(約壹2:15/16)。如愛世界及有屬肉體的行為,體貼肉體(羅8:4/8)。
3.是沒有真正地與別的信徒有屬靈的交通(來10:25)。
二、屬靈光景軟弱活在屬肉體的光景中
如哥林多初期教會信徒(林前3:3)
1.主要原因是信徒在信主后,在信主的恩典中有一段喜歡讀經、禱告的生活。但后來,因為沒有學習每天拿一段時間親近主,享受主的同在,或是因服事太多,逐漸離開了活水的泉源(約15:4/5)。在這種光景讀經、禱告必是枯燥無味(約15:1:/8)。這方面可看慕安得烈「交通的秘決」及「內在生活」。
2.還有,初信的信徒,若沒有屬靈追求同伴;參加聚會有沒有分享屬靈經歷的機會。
沒有與信徒互相勸勉、相交的環境,也很容易枯乾。初代教會的聚會,主要是信徒彼此分享的聚會,如林前14章所說的(林前14:26/32)。除了參加交通性的屬靈聚會,也該有一對一的屬靈交通同伴(提后2:22),這是比交通性的聚會更重要。
3.初期,使徒們生命成長是藉與主耶穌共同生活,是個人與耶穌面對面交談,所以初信的信徒,最好有屬靈程度較高的信徒幫助一段時間。
初信的信徒,在基督里是嬰孩,應該有成熟信徒帶領,這是自然的現象,就如家中小孩成長,也是如此。早期,英國衛理會的復興,衛斯理弟兄把教會信徒分成一班、一班,每班人數不多,由生命成熟信徒為班長,負責照管班員的屬靈生命及生活,個別教導讀經、禱告,家庭生活及社會生活,學習行出圣經中所說的圣潔生活。
三、關于讀經、禱告方法正確方面。我們提出一些原則,詳細介紹一些書供參考。
1.讀經、禱告的基本原則是在圣靈同在及引導下,才能有屬靈的甘甜及果效。一般是先唱詩,贊美或安靜思想主耶穌的愛,等候主的同在,才在圣靈感動下讀經、禱告。如大衛在詩篇27篇的禱告。(詩27:4)因此,每天操練住在基督里,常常喜樂,保持內心的平安就成為一切屬靈操練的根基是顯然易見。且是最重要的事了。
2.「讀經」如何被圣靈引導,主要是要學習默想,安息等候圣靈的教導。原則是讀經時要查看是否有圣靈帶領的甘甜或亮光及供應。如果沒有,則要立刻改變現有的方法,如先讀一小段,反復的讀,讀一遍停下來反復思想,這樣必得圣靈的引導。與同伴一同讀,交通及禱告也是必要的。
3.「禱告」時被圣靈引導,也是一樣。先安靜或唱詩思想主耶穌的愛,敬拜進入主的同在,后再祈求。祈求時,可隨時仰望圣靈幫助和指導。有時候,花時間等侯在神面前,為所需要祈求,直到近到神面前,如以斯帖近到王的面前,是要花較長的時間(太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