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鳳姐一篇《羅玉鳳:求鼓勵,求祝福》刷爆朋友圈,閱讀量好幾百萬,贊賞收入直接達到二十多萬人民幣,無數人高呼勵志,一時圈粉無數,各路自媒體號主秉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熱點的宗旨連夜碼字趕文,雞湯四溢,寫手寫得熱鬧,觀眾讀得開心,其樂融融。
可就在前天,鳳姐自爆所謂2017年第一篇情感勵志文《求鼓勵,求祝福》并不是她所寫,而是另有團隊操作,并報以蔑視:“我過得不好,沒閑心弄這些破事,況且人懶,天天到處玩,不會寫這些東西。”
這句話翻譯過來的另一個意思是:拿一個日子過得很慘的人來當勵志雞湯,智商交稅了嗎?而且,還真有人信?
然后一大堆人鬼哭狼嚎城市套路深,上了營銷的當。
我對鳳姐無感,印象最深的無非是聽說熟讀知音故事會之類,只不過關于這波熱點有些小吐槽不吐不快。
1、 自媒體時代,盲目追熱點已如飲鴆止渴
在但凡誰喜歡寫一兩篇文章就能開個公眾號的年頭,無數大號小號為流量為關注搏命廝殺的今天,追熱點是成名的最佳捷徑,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輸出自己的觀點,搶占眼球博得噱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旗子插上先。
一切以閱讀量為指標,如果有讀者認同自己觀點并點個贊就已興高采烈,若是能自主轉發到朋友圈,那就更恨不得昭告天下。
看到明星出軌新聞,一批自媒體號主立刻撕心裂肺高喊再也不相信愛情,并洋洋灑灑幾千字,大談純愛或者夫妻相處之道,可依照娛樂圈明星婚姻來作為愛情模板本身就是站不住腳的邏輯,一年到頭N多明星出軌,每次都是再也不相信愛情……愛情得罪你了?
就拿這次鳳姐文章刷屏最后神反轉來說,那些急于通過熱點灌輸一大堆勵志雞湯觀點的寫手,有幾個在乎熱點背后的真相?
沒有的,他們只負責追熱點,至于真相?交給那個叫柯南的小學生吧。
2、帶著理性思考看心靈雞湯
雞湯勵志可以有,偶爾怡情無妨,但看多了使人膩味不是?就跟十幾年前滿大街小巷流傳的成功學一樣,到最后真正成功的是最早開班授課的人,而那些交了高額學費的學員到最后也只剩滿腦子雞湯語錄,除了麻醉自己一點用處都沒。
人是感性動物,極容易被挑動情緒,大多數自媒體寫手都是通過文字挑逗情緒的高手,無論是雞湯勵志,還是兩性情感,都能翻著花樣炮制出一堆令人看起來醍醐灌頂的觀點,其中優劣參差不齊,很多都是沒有考慮實際情況,而基于想當然自嗨而出的觀點,就像一個還沒談過戀愛的人大談夫妻之道,這樣的觀點偏信則有害。
我一直認為大多數人現如今努力奮斗,追求美好生活,本身就是一件特勵志的事,甚至于一個擁有理性思考能力的成年人對于雞湯文、勵志文都會報之以審慎態度,真沒聽過哪個日夜捧讀雞湯書籍然后走上成功人生道路。
為何很多人在看完鳳姐自爆文章不是她寫之后會大罵套路營銷?這不正是缺乏理性思考而輕信所謂雞湯勵志,最后得知上當,覺得辜負自己一片熱情惱羞成怒嗎?
3、總結
如果一個社會熱點出來之后,所有自媒體人為了那些曝光度,而爭先恐后360度表達自己態度,爭搶一手曝光資源,這一定是個畸形的行業。
他們忙著關注和點評美國大選、明星離婚出軌吸毒、新上映電影、咪蒙撕逼、新世相丟書、朋友圈炸捐刷屏,卻沒時間關心自己的文字基礎修養。
這是在一個低調作者所說的話,我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