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蒼健跟武館門口的大石獅子算是干上了。
蒼健,不愧一流武士,功夫真個是了得!半空里,忽悠之間,身形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翻轉。頭和腳,生生換了個位置。"動如脫兔,靈如貍貓,"這看似郎當的小銼個,真叫一個靈活。
說話間,蒼健已然凌空而落,頭向下。"老鷹搏兔",右手劈山一掌,打向獅背。
"啪!"又一聲巨響。瞬時間,煙霧飛揚,碎石飛濺。
"呦西,呦西……。"幾個站腳助威的徒弟,互相豎起拇指,歡聲一片。
蒼健站住腳,凝神望去,雄壯的大石獅,已然百孔千瘡。但它沒有倒下,依然昂首,瞪著還完好的一只眼睛,雄視遠方,作奮迅咆哮狀。
蒼健快崩潰了。堂堂日本國第一武士,畢全身力道,打出去的兩掌,居然連石頭做成的一個獅子,也沒打倒。羞恥感,加上惱怒,蒼健真是要發瘋了。
"哇呀,哇呀……"
也不知道是罵別人,還是罵自已。蒼健的嘴巴里,迸濺出亂飛的口水和刺耳的吼叫。小綠豆眼瞪直了,朝天的鼻子氣歪了。短胳膊一揚,上身穿的那個"肩衣",甩在了地上。
上半身光了,利索了。可下半身,就顯得更郎當了。倆米口袋,一腿圈一個,晃里晃當的。武大郎要是和他站一塊呀,絕對稱得上是玉樹臨風的美男子。
蒼健顧不上那么多了,他就是一個想法,趕快打倒這個石獅子,用武力,震懾這里的中國人。只見他雙腳一頓地,整個身形像一個破皮球,"嗖"的一聲,彈向半空里。 這個招式,拳譜上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鯤鵬展翅。"可蒼健把這一招打將出來呀,怎么看,都不是那么一回事。
想想看啊,五短的小身板,還有矮腿上,晃蕩的倆米口袋,郎里郎當。和展翅高飛的鯤鵬,就沒有半點相似的地方。
身形郎當,可蒼健的功夫真不含糊。整個人飛在半空中,"蛇刁手,"凌空張開。兩腳踏虛,前后一交措,"連環鴛鴦腿",狠狠踹向大石獅的脖項。
"完嘍!……"看熱鬧的人群里,一陣嘆息聲。
"下來吧!"憑空一聲斷喝。接著一個身影,越過人群,斜刺里飛將出來。一樣是連環腿,把蒼健的短腿,截在石獅的前面。
"啪!"沉悶的肉擊聲,兩雙腳對上了!接著"咚咚",兩個身體倒地聲。
眾人緩過神來一看,蒼健和另一個年邁的中國人,都倒在地上。
"呀!是刀師傅啊,……"有認識的,脫口喊道。
不錯,和蒼健同時倒地的,正是潤如武館的館主,刀似雪。
老爺子中過進士,卻酷愛武藝。官場上耍了一陣子,覺得無趣。于是掛印辭官,在姑蘇開起武館來。略一思索,起個文靜的名字,叫"潤如武館" 。
老爺子學問大,人正派,道上的朋友都給面子,高看一眼。掌上一把月牙刀,先祖上傳下來的。舞將起來時,那真叫漂亮。如梨花飛,如柳絮揚。銀浪滾滾,雪波濤濤。這么說吧,幾十年江湖營生,過州府,走山川,這把刀,就沒落過下風。
姑蘇城,沒有不知道刀似雪,刀師傅的。也沒有人不知道山塘街上潤如武館的。幾年時間,老爺子把個潤如武館,打理的有聲有色,被道上朋友尊為姑蘇第一館。
紅火多年,老爺子也生倦意了。就是厭煩,不想玩了。恰此時,一埸大病,莫名襲來。真是病來如山倒,老爺子在床上,整整躺了三個月。病愈后,身形飄忽,完全沒有了昔日的硬朗。一種風燭殘年的感覺,油然生起。
"該收攤歇業了!也是見好就收的時候了。"老爺子在心里對自已說。
本就是江湖豪杰,做事干脆。說關張就關張,絕不拖泥帶水。三天時間,一眾人等,一應事物,該遣散,就地遣散。該處置,隨即處置。偌大的潤如武館,一轉眼,已是人去樓空,"空空如也"了。
老爺子是見過世面,見過陣仗的。當然心如浮云,揮灑自如。就象詩里說的一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都經歷過,再好看的風景也不動心了。甚或連回頭一望的興趣也沒有了。
關了武館,老爺子閑適多了。樂山樂水,悠哉悠哉。平日里,徜徉在水邊林下,與孤鶩群鷗相歡,倒也自在逍遙。
今天,和往日一樣,老爺子起了個大清早。踱著四方步,在山塘街逛了個來回。抬頭看看,日頭已升到玉蘭樹的半腰。該回去飲早茶了。
老遠看見武館門口站了很多人,老爺子有點詫異。腳底下發力,加快了步伐。還沒到門口,就聽到眾人一片惋惜聲,"完嘍……。"
老爺子心頭一緊,踮腳往人群里看,"啊……"不禁倒抽一口涼氣。
一個矮鬼樣的東西,正橫著身體踹向門口的大石獅子。
想也沒有想,老爺子已然凌空越過人群。顧不得了,都顧不得了。老爺子使出了同樣的招式。硬碰硬,斜飛雙腳,截住了矮鬼的連環腿。想毀石獅子?老爺子該拼命了。
這門口的一對大獅子,可是老爺子的寶貝。閑來無事,給大獅子撣撣塵,摸摸大獅子頭,老爺子總是樂得眉開眼笑的。這個樂啊,真個是樂從中來,愛不釋手啊!
想當年,初創潤如武館,老爺子時常站在門前的空場上,來回踱著步,就總覺得少了點東西。
有一年冬天,經人介紹,老爺子給人押了一趟鏢。是去北平。這是一趟苦差,起行時,"窗含西嶺雪紛紛,"時值隆冬。等到歸來的時候,姑蘇城已是荷香暗度,"蟬鳴疏桐葉半黃,"第二年的深秋矣!
一趟鏢,幾乎走了大半年。等到差事完成,老爺子回到山塘街時,街坊四鄰都轟動了,紛紛涌向武館看熱鬧。只見武館門口,新添了兩只漢白玉雕琢的大石獅。館主刀師傅正眉飛色舞的跟大伙說道著。
"到了北平啊,把差事交割完,我們在前門樓遛彎。我一眼就看中了金水橋兩邊的大獅子。就是它了!哈哈。"興奮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大唐朝有一個高僧,法號慧琳。他說過,獅子,狻猊也。"老爺子今天真叫高興,掉開了書袋。"其出西域,與麒麟同,皆瑞獸也。乃鎮宅驅邪,適風水之佳器。大士文殊,以為座乘。"
說到這,老爺子情不自禁的又抬手拍拍獅頭。
"總說這門前少了點東西。一看到那金水橋上的獅子啊,我就一陣驚喜。是嘍,是嘍!就應該是它了。哈哈。打聽到漢白玉石,質地最好就出在北平房山,那里的雕琢功夫,也是天下第一。于是,我們幾個馬不停蹄,又走了三天,才趕到房山石料場。定貨,下單,開石,打琢,又整整折騰了一個月,大功告成。"
徒弟把一海碗茶,奉了上來。老爺子接過,抬手一飲而盡。濤濤不絕說了半天,似乎意猶未盡,用袖口擦擦嘴,他又接著說開了。
"從北平到姑蘇,有幾千里的路程呢!又帶著兩個大家伙,可把我們難為死了!好在有這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要是走陸路,不知道幾時才能回到家了。哈哈……,"
漢白玉的大獅子,成了潤如武館的標志,也成了山塘街上一個景象。走過路過的大人小孩兒,都會情不自禁的回頭看看它。
館主刀似雪刀師傅呢?更是愛如珍寶。有事無事的,就會走過去,摸摸獅頭,拍拍獅背,那種溫潤如玉的質感,把老爺子幾乎陶醉。
想想看,見到那個矮鬼一樣的人,就要踹翻大石獅,踹翻他的寶貝,老爺子能不跟他玩命嗎?
矮鬼和老人,都跌倒在地上。老爺子可慘了。身形被蒼健雙腳震開后,又重重地撞在大石獅的肚子上。剛想側身爬起來。"哇!"一口鮮血噴將出來。
"不得了了,出人命了。……"掃地的后生和幾個街坊鄰居,喊叫著,圍攏上去。
眾人抬的抬,抱的抱,簇擁著把老爺子送往"回春堂。"
這回春堂,是山塘街上的醫館,也是藥鋪。此時正是上生意的時候。堂里堂外,熱熱鬧鬧,人來人往。抓藥的,問病的,上茶的,談天說地的,……。
堂主劉一仙,捧著新沏的好茶翡翠尖。瞇著眼睛,咂摸著舌頭,正享受新茶的香氣。 見門口一群人涌進來,劉堂主嚇了一跳。放下茶壺,趕緊走了過去。
"是刀師傅?老爺子怎么了?"
欲知這后事如何,且聽老夫下回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