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經濟說白了就是快,比競爭對手快,比市場快,拼的是企業響應和適應市場的速度,縮短產品通過生產活動領域和商業活動領域所有環節的時間。具體看一下:
一、ZARA第一個被市場教育的理念——控制內部價值鏈的所有環節和變數
1. 80%的款式在自家工廠生產
2. 因為自建供應鏈,庫存只能自己消化
3. 創建獨特的ZARA品牌
4. 供應鏈范式:更多的品種、更短的周期、更小的批量、更低的成本
5. 供應鏈模式:生產部—物流部+IT部—市場拓展部(控制存貨偏差提高整體通過能力) + 各產品事業部(采購部—市場部—設計部)(把技術+需求+美感結合提高銷售速度)
道:品牌的實質是企業——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創建品牌的實質是構建并維系企業——消費者之間的關系體系。
二、ZARA生產領域殺手锏——縮短生產周期
1. 提高速度
1.1 訂單處理環節:8小時內完成訂單分解,按分解目標配置資源
1.2 加工環節:自建高度自動化、一體化的集中生產加工基地,使用地下物流傳送帶連接外協工廠和作坊
1.3 物流配送環節:自建大規模配送中心,專人跟蹤作業流程,快速準時直達零售門店
2. 減少批量:縮短品種轉換時間、動態調節人力投入,在必要的時間供應必要的品種和數量
在提高速度的基礎上減少批量,就可以根據市場實際需求期量動態匹配供應期量,最大限度實現訂單式生產。
三、ZARA交換領域的殺手锏
1. 構建“童裝部、女裝部、男裝部 + 采購部、市場部、設計部”矩陣式結構
2. 配備400名設計人員分布在三個事業部,每人每年設計100款服裝,就是40000款,實際供應市場10000款,極大縮短新款服裝上市時間,以空間換時間
3. 總部通過PDA直接控制全球4000家零售門店
4. 實行不打折、賣干凈的限時銷售策略:先供應預測量的一半、上市一周后根據銷量絕對是否追加,呈現限量版和高頻次的特色
ZARA的兩個殺手锏,保證產品通過全流程的時間只需要7-15天,天下武功,唯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