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都在曬十八歲的照片,回顧起來自己在十八歲的時候卻真的沒有照片,那時候照相要到照相館,要等著取照片,照相似乎是有錢有閑人的專利,對于生于農村長于農村家里雖不算窮但父母家訓所謂照相、在餐廳吃飯絕對是不會過日子的敗家子干的事,更不要提到什么景點去玩玩了,那是在意識里連影兒都沒有!
曬不了十八歲,那就理理我的2017吧。
第一件是在經過幾個月的選擇比較中終于在三月里買了房。從蔡家到禮嘉,從冉家壩到悅來,也有到人和,挑挑撿撿,最后卻在房價漲聲和一個小露臺的蠱惑下定了下來。
第二件值得記錄的是在這一年的春期在沙租了房。讀了一學期的高中,周末孩子也很難見面,加上有限的學校宿舍條件和管理,還有就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孩子就要高飛,珍惜在一起的歲月吧!在這一年里孩子學習有進步,全家都歡喜。人到中年,孩子的成長某種意義上成了家庭幸福的溫度計。
第三件是因為租住的房里沒有網絡沒有電視,為了充實生活我第一次辦了健身年卡,開始練習瑜伽健身,七月開始直到現在基本每周能去健身房兩三次,據朋友們說健身很有效果:看起來我苗條了很多,我自己也感覺還不錯,甚至想如果有機會去報一個專業瑜伽班提升練習水平,把瑜伽作為終身健身選擇。
第四件在單位組織的業余選修課中參加了聲樂班,發聲練習還能跟上,但唱歌卻越來越跟不上趟啦,不過終歸是有所收獲。幼年時沒有條件學習這些,現在有機會都想去試一試,雖然知道也學不太好,但能嘗試一下改變一點也是很不錯的。
第五件在初二年級開了《中學生理財常識》選修課程,成為第一批試吃螃蟹的人之一,雖然內容的受眾變了,但還好可以調整。新教材開始實行,作為第一屆首先使用新教材的教師在全區教研會上代表學校做了經驗交流。專業要成長,學習停不得。
第六件在暑期里參加了北大培訓班。五天高強度的培訓中領略了大師們的學識與智慧,游了北大附近的景點:上課期間的早上游歷了北大的校園,給了賺外快的住在清華校園內的人的車混進了清華校園參觀,去了北京什剎海,重游了頤和園,坐公交車去了瀘定橋,在凌晨去參加了八一建軍節天安門升旗儀式,最后要回家的早晨在奔跑中尋找了未名湖。。。
第七件與大學三個同學聚了會。人雖都在一個城市,然而先是因為畢業無聯系而不得見后又工作孩子家沒有見,終于在今年我們四個聚了一次會。畢業分手皆茫茫,再次見面已不同!
與家人一起游玩的幸福時光。
第八件是要對朋友說聲謝謝,因為她的指引增長了我的自信心,找到了努力的動力,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更有價值的,激發了努力的新熱情。
第九件在這一年里讀了一些書,在簡書上開始了涂鴉并寫下了一萬多文字,雖然常常感覺手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思想,但總歸是動了起來。
身雖十八遠,心卻仍繼之!正如清華女博士所言:身可老神不可衰,要努力活成一道光!在日復一日的尋常歲月里,有落寞有充實,有焦慮有釋懷,有惆悵有激昂,有幻想有平實,年年花相似歲歲人不同,感謝所遇感恩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