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經常會需要在較短時間內了解并熟悉一個陌生行業或領域,甚至還要完成報告。
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完全一頭霧水,瞎打瞎撞,費了時間,效果還不好。
但多虧了同事指點,才慢慢有了頭緒。
今天將這個流程整理出來,說不定也可以幫助到屏幕背后的大家。
第一步,形成感性認識。
對于新的領域,可能之前只是有個模糊概念,這時候個人喜歡先花個2個小時進行泛閱讀,對它是什么有個大概了解,形成感性認識。 當然,搜索路徑也是有技巧的。
最初的時候,只知道百度,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后來發現還有很多其他有用的方法,列在這里:
1.微信搜索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微信公眾平臺已經沉淀了大量文章,其中不乏精品干貨和前沿信息。而且,如果找到一個不錯的文章,關注公眾號,可以順藤摸瓜出很多精品內容。
比如你想學習PPT,搜索PPT的內容,然后順藤摸瓜到“幻方秋葉PPT”、“我懂個P”等賬號,馬上可以打開這個領域最新最全的干貨。
所以這是第一考慮陣地。
推薦的搜索工具是“搜狗微信搜索”。
2.知乎搜索
知乎的好處有兩點:
一方面,這里有很多真正的從業人員,答案有感性有理性,值得信賴;
另一方面,不同的答案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詮釋,能較為全面地理解新領域。 如果能跟一個從業者建立聯系,那就完美了!
3.經管之家(原人大經濟論壇)
記得第一次來是找統計年報,很全很給力。
后來發現,很多在其他渠道找不到的資料,這里都有。
這上面都是通過論壇幣來交易:你可以上傳文檔,他人下載你便可獲得論壇幣,然后再下載其他人的。 如此良性循環。
當然,如果嫌麻煩,也可以花錢買個VIP。
4.投行報告。
投行的研究報告一般分析得都比較透徹,獲取途徑推薦:“慧博智能策略終端”。
點擊頁面左下角的“慧搜”,便可進入搜索界面。
輸入特定關鍵詞,再選擇左邊的“行業研究”,即可得到行業研報。
5.上市企業年報。
如果這是個成熟行業,那可以去找行業龍頭的年報,他們一般會對行業發展提出自己的理解。

以保利地產2015年年報為例,在第四節《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中,就從市場銷售、行業庫存、貨幣政策、后市展望等多個角度對我國房地產行業做了分析。
看完之后,大概就能了解這個行業的現狀、未來,以及分析的思路。 那么,如何找到公司的年報呢?一般路徑如下:
①找到并進入公司官網,點擊“投資者關系”。
②找到“公司公告”。
③就在“定期報告”里。

第二步,初步整理,提取核心觀點。

在初步閱讀的時候,我們容易犯兩個錯誤: 第一是看過就看過了,忘了保存,之后想起來有個觀點似乎在某篇文章里,卻發現難以找到。 第二是保存了文章,沉淀在系統內,忘了歸納觀點,最后成了“有用的垃圾”。
所以,個人建議,第一輪看到的文章,如果有用,還是:①先丟到一個筆記軟件里。②對核心觀點進行批注。
無論是加粗、劃線、重寫都行,重要的是以后翻閱的時候,能一眼辨別出本文的核心要點。
第三步,理清框架。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輪感性認識,接下來就是需要建立一個框架,查漏補缺。 在這個過程中,方法有以下幾個:
1.圖書目錄

在理清框架上,秋水老師提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方法,那就是看圖書目錄。 比如對知識管理這個概念很疑惑,那就去找幾本相關的專業圖書,對照目錄,框架自然形成。 再根據之前搜索的資料進行填充或補充。
2.行業研報

我個人喜歡根據行業研報來做框架。 選一份較為詳實的研報,把主要結構提取出來,然后再在上面做加減法。
但無論使用哪種方法填充框架,大概都需要能夠包含以下幾個問題:
這個領域涉及哪些概念?大概念里有哪些小概念?有關聯的其他概念是什么?
這個領域的發展歷史是什么?前景是什么?在國外是如何發展?在國內又如何?
最近兩年的行業報告是如何評判這個行業的?
這個領域的知名專家有哪些?他們的觀點是什么?有什么著作?
行業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分為幾種流派?各自的代表理論是什么?
這個領域里的頂尖企業分別是誰?各有什么產品或服務?
行業有什么大的活動進行?或者要進行?
第四步,繪制腦圖。
框架這種東西,如果只是123地羅列,終究看起來枯燥無味。 這時候可以借助腦圖的形式進行呈現。 腦圖的方式有很多,個人喜歡兩種:
1.在方格筆記本里繪制

2.在思維導圖里繪制

這里推薦工具:xmind。免費版已經足夠我們平時使用。
第五步,進行主題閱讀。
有了框架之后,便能感知到自己離“專家”的差距有多少。 下一步就是各個擊破。 朋友彭小六是簡書簽約作者,在對“如何打造個人品牌”進行研究時,就買了33本書,展開主題閱讀。

這個確實辛苦。 但相信我,越到后期,越輕松。
因為一個領域的知識終究是有一條模糊的邊界的,之后隨著信息的飽和,你會發現內容開始重復。
到這個時候,便可以進行下一步。
主題閱讀的途徑,除了第一部分給出的外,還有:
1.書籍。
這個沒話說,網上的信息還是太過支離破碎,看書終究是全面了解一個領域的最好通道。 這里插個題外話,我在寫《PPT煉成記》之前,以為把博客里的內容拼拼湊湊就行。可當真正落筆時,才發現信息量遠遠不夠,這逼得自己繼續去做大量功課。
2.在線課程。
現在有各種在線課堂,花點錢,省去搜索、去粗存精的體力活,其實是劃得來的。
3.訪談行業從業者。
這個是最佳的途徑。 如果能找到,請他吃頓飯。 記得做好功課,帶上提綱,有目的才不枉此行。 當然,平時也記得多搜羅一些當地比較有意思的餐館,這樣他人也覺得有個不一樣的收獲。

4.咨詢公司報告。
一般來說,隔行如隔山。 這個最好是在跟行業從業者聊天中順便問兩句。 比如,房地產行業,推薦克而瑞、中指的報告。
第六步,整理輸出。
把這一系列內容閱讀完之后,下一步就是基于思維導圖再次整理。 這次的整理以系統化的方式呈現,最好能做到輸出。
秋葉大叔有個習慣,就是每做一個新的主題閱讀,都以將來把它成稿成書作為目的來實現。 這個過程確實辛苦,但有了這樣的目的,過程便不再含糊,而且在輸入到輸出的過程中,實現了知識的二次加工,最終的效果就是小白到專家的成長。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不妨在積累之后,去知乎上看看相關問題,或者在博客上寫寫心得收獲,讓知識落地,算是對自己努力的一個交代。
好了,就是這些,最后做個總結:
第一步,形成感性認識。推薦路徑:①微信;②知乎;③經管之家;④投行報告;⑤上市公司年報。
第二步,初步整理。記得:①保存文章;②標注重點。
第三步,理清框架。借助:①圖書目錄;②行業研報。
第四步,繪制腦圖。參考:①方格筆記本法;②思維導圖。
第五步,主題閱讀。參考:①圖書;②在線課程;③訪談行業從業者;④咨詢公司報告。
第六步,整理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