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食半生

我的前半生沒有老公出軌小三上位那么悲慘,也沒有叱咤職場精英青睞那么精彩,只是年少時的寒窗苦讀和成年后的奔南走北。我的記憶模式很奇怪,很多人和事在我過往的人生畫面中都很淡很淡,我極少會為以前的事開心或難過,而相比之下,有些味道反而更能激起我心中的漣漪。

我出生在江西新余,一個中國四線小城市,如果你以為那里的食物同那里當時的經(jīng)濟一樣落后,那就錯了。由于當時一個國有鋼鐵工廠的選址落定在我的家鄉(xiāng),那些工廠安排了很多江蘇上海一帶的技術(shù)工人進駐,他們在這里定居生活,他們的孩子在這里上學,而他們的美食也深刻地融入了我們的日常。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而一晨之計應(yīng)該就在于早餐了吧。包子豆?jié){油條白粥等常規(guī)款自然不用多說,這些在當時根本入不了我的法眼,因為每天都有拌面,鍋貼,生煎包,粢飯糕,大排面,小籠包,砂鍋餛飩,糯米包油條等著我去寵幸。其早餐之豐富讓我之后離開家鄉(xiāng)去到任何一座城市都對當?shù)氐脑绮瓦駠u不已。當然在這些眾多美味早餐里,最讓我百吃不厭的還是我大新余本地的炒米粉!我知道米粉在很多地方都有,做法也各有特色,但是有的粉就是說不出哪里好,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它的美味誰都取代不了~

新余炒米粉

大學是在南京上的,之前說了,由于家鄉(xiāng)早餐在我心中不可比擬的地位,所以我已經(jīng)完全記不起在南京的那些年早上都是吃什么度過的。但是我和室友們總愛去校外一家固定的小店吃鴨血粉絲湯和湯包。我總是喜歡多加鴨血,小白喜歡多加辣油,艷兒拒絕放香菜,琴兒總是先把配菜吃光,再解決粉絲。還有湯包,通常兩人一份配著鴨血粉絲湯一塊吃,略像兒時的小籠包,但個頭更大,皮更薄,湯汁更多。這些三五塊一份的小吃貫穿著我們整個的大學時光。其實很多美食當你平常就能擁有時可能只是覺得美味,就像家鄉(xiāng)的早餐一樣,只有在你失去許久求而不得時方顯珍貴。所以當我離開南京許多年后,才愈發(fā)感受到它們在我心中的份量之重。以至于如今定居深圳,仍然會到處發(fā)掘它們的蹤跡,也不知道是為了向誰證明,你看,這兒也有,它們還在。

鴨血粉絲湯+湯包

畢業(yè)之后我在位于長白山腳下的吉林白山市待過一小段時間,在那里我第一次嘗到了冷面,用超大不銹鋼碗盛上,灰色筋道的面條,搭配酸酸甜甜的湯,一般還會放半個雞蛋,一些黃瓜絲、西紅柿片或是梨片。也第一次嘗到了泡菜炒飯,一種泡菜與飯的完美融合,再配些許火腿丁或是肉丁,色澤紅潤,香辣可口。還有鍋包肉,地三鮮,酸菜水餃,都是菜桌上的常客。不過最深得我喜歡的還是那里的燒烤和狗肉湯。屋外漫天飛雪,屋內(nèi)吃著各種滋滋香的烤串和冒著熱氣的狗肉湯,真是再溫暖不過的事了。

狗肉湯+東北燒烤

今年是來到深圳的第八個年頭,這是我的前半生除了家鄉(xiāng)之外待得最久的城市,以后還將更久。深圳的口號之一,來了就是深圳人。這是座年輕的多元的城市,也正因為如此,這里的美食也集結(jié)了全國各地的特色,而在真正屬于它的原始的經(jīng)典里,早茶絕對是我心目中的No.1,早茶不像其他地方的美食只是某一道菜,某一種小吃,而是一桌子的精致。我簡單地,真的是簡單地細數(shù)一下:葷菜類主要有鳳爪、牛丸、豬肚、豬手、百葉、排骨等等,包餃類主要有蝦餃、粉果、燒麥、叉燒包、流沙包、燕麥包等等,粥有生滾皮蛋粥、及弟粥、艇仔粥、魚片粥、田雞粥等等,另外還有各種糕,各種腸,各種卷……到底是誰第一個想出來的鬼主意,把廚師們折騰得夠嗆,可著實讓吃貨們幸福了一把。

廣式早茶

你知道的,那些享用過的美食,如同兒時喜歡過的人,聽過的歌一樣,承載著美好回憶。叫人念念不忘的,其實是自己的純真少年,飛揚青春,拼搏歲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