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從前叫人事工作,是個很有權威的部門,他們掌管著調動、升遷、勞資、外調、人事檔案等權力,特別是檔案,不是誰都能看的,本人都不知道那里面寫得啥,但他們知道。所以我總感覺他們像神秘的大佛,后來讀《1984》時總會想起人事部門。
當然現在叫人力資源了,不僅名字改了,功能也提升了。像我一個同學,原本在一家大型國企做人事,后來改制上市了,人事也改成了人力資源,把她也改走了,雖然不服,但也理解。
我
認識的一個女生,在一家小公司做人力資源,這個女孩心氣很高,也很努力,只可惜這個公司不但小,還很不正規,女生所做的事就是不斷發布招聘信息,然后不停
的面試。按女孩的描述,公司不大但老板很大牌,指揮一切,決定一切,什么規范、制度都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比如老板今天不知在哪聽到績效如何如何,明天
就叫你拿出來方案,后天他再給全盤否定了。她很郁悶,找到了我。
這種公司并不少見,通常這種公司,事做得不大,譜擺得都不小,慣于一言堂的
老板,病因在于對誰都不信任,包括他自己,因為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否定自己的決定,猶豫不定,忽左忽右、計劃沒有變化快是他們的病癥,這種老板手下領導下
的員工最大的特點就是推諉扯皮、推三阻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我肯定地告訴她,在這種企業工作,你學不到東西,也做不成任何事,只能說是混口飯吃而已。
說她很想離開,但又覺得老板對她很重用,總在鼓勵她做這干那個。
我問你做的那些結果是什么?她說沒有結果,因為中途都不了了之。
當
你在做一項工作時,是需要花費腦力與精力的,是把你的專業知識、經驗以及判斷力融會貫通到一起,才能確定下來的一個方案,但這并不是結果,你還要在實施的
過程中去發現問題,修正錯誤,最后用結果來論證這個方案的正確與否。這中間的每一個過程都是你學習、積累的過程,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這是職場的正向
能量。而現在你做的每一個案子既沒有因,也沒有緣,更沒有果,或者說因是你們的臆想,緣是瞎子摸象,果是零,這叫什么重用,只不過是你小小的虛榮心罷了。
有錢,可以任性;沒錢,就不能認命,更不能自欺欺人。從事這樣一份工作,非但自我價值得不到提升,反到耗費了自己為數不多的能量。
我
在招聘員工過程中,篩選簡歷第一項就是先把在小公司任職的人篩掉,不是我不相信小公司,而是我不相信你,我可以認為你是一個對自己不負責的人,沒有職業目
標、沒有上進心,你放任自流的原因無非是想混口飯吃而已,而你卻忘記你混掉的不僅是時間,還有機會(得到好職業的機會、職場發展機會、賺錢的機會、讓你生
活得更好的機會),這些遠比你得到的微薄的工資要多得多。
我一向認為,員工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源,與企業經營所需的資金、物資設備一樣,對
其也需要有合理、高效的配置。在一個規范化程度高的企業里,講求的是分工的精細化與協調化,而人員的規范配置與高效率發揮作用就成了關鍵。而在小企業中,
所有的資源都處于匱缺、不匹配狀態,人力資源更多地講求實用性,人盡其用遠比人盡其才符合小企業用人原則。
所以,從事人力資源或者類似工作性質的人,一定要去規模化、正規化的企業,哪怕你做的是一份最基礎的工作,領著最低的薪水都不怕,因為你得到的歷練是無價的,你是在為自己的職場生涯筑下了一個可以跳躍的臺階,總之,千萬不要在小企業中消耗自己的才能。
有
一個男生,學營銷的,校園招聘時他去了南方的一家企業,他的家人覺得工資不高又離家太遠,不想讓他去,于是找到我,想聽聽我的想法。我找到男孩子先聽了他
的想法,他說來校招聘的本地企業知名度都不高,經營方向不明,而好一點的企業又不要他的專業,所以他留在本地的選擇面很窄,而這家南方企業是上市公司,他
認為這個臺階符合他現階段的標準,所以他會選擇其做為自己職業的起跳點。
我很贊賞男孩的觀點,勸他的家人放他出去闖蕩。果不其然,一年后,男孩回來了,因為一份很有份量的工作簡歷,男孩被本地一家著名外企錄用,現在男孩又跳到另一家更有名的跨國公司,買了車買了房,過上了很有品味的生活。
年輕人,想要實現你的人生目標,過上你想往的生活,就要瞇起眼睛,這不是讓你鼠目寸光,而是讓你瞄準目標,弱水三千,你只能飲一瓢,那就要飲最好的那一瓢吧。
告訴你一個秘密,有些橋,過了就得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