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身邊的比自己年幼的同事越來越多,莫名有一絲絲恐慌:難道自己真的老了?特別是遇到以下的場景:
同事小A咨詢:xx品牌方他們的品牌特點我不是很懂也,百萬你那邊有沒有資料?我剛畢業,對這個不熟悉。為項目焦頭爛額的你,只能回復:抱歉,你先百度下,我昨天有稍微查詢過,資料還是很多的。
工作半年不到的同事小B平日無所事事,插科打諢,下午的上班時間總比別人晚半小時,把下午的事情堆到晚上做,總喜歡見縫插針地刷刷微博B站和朋友圈說是為了增加靈感,某日趕工加班僅剩你、她和主管,稀稀疏疏地聽到她在和主管抱怨工資:XX主管,我來公司也半年了呢,到底什么時候能加工資啊?現在日子真的是過不下去啊!
同事小C剛畢業,在任何的頭腦風暴會議上從不見她帶筆記做筆記,沒事就刷手機,輪流針對新接手的一個咖啡品牌slogan發表意見的時候,她總一幅看透世間煩惱:我覺得我喜歡人生艱難這個方向的文案,因為像我剛畢業,我就覺得我們年輕人的人生就是很難過啊,說完后煞有介事地捧住了自己好不單純、做作的臉。
遇到此類讓自己偶爾無語的情形,我一般轉念一想:
對了,他們才剛畢業啊,他們才剛工作不滿一年啊,年輕不懂事是他們的資本啊。
剛剛從學校初出茅廬好像也跟他們差不多啊——那個時候我們總覺得世界就是理所應當要按照我們對大人世界的想當然運轉。
年少的我們,總是天真得很可愛,但是這種可愛好景不長,總會不小心被現實的鋒利傷害到。
?
剛來這座城市的時候,拿著入不敷出的微薄工資,跟陌生人合租,蝸居在一間20平米不到的小房子里,同睡一張床默默地遵守著三八線守則,就為了住在離公司稍微近一點的500元/月的小區房。
同居女孩是母校其他專業的美女,下班之余也總有打不完的異性好友電話,偶爾我們也會聊聊天。言語間也都是她對剛畢業工作工資的不如意、房租高企的不滿和上班的沒有成就感,她說她覺得這個社會特別不公平,但是又不懂自己到底適合什么工作,也不舍得離開這個可以給自己安排好戶口的工作。
有一天她終于有點受不了,跟我說她覺得自己每天上班沒有成就感,實在太無聊了,問我們公司是否有工作適合她?我說了我們的公司的名字,并問她:
你對我們行業有什么了解嗎?你覺得你可以做跟我相關的策劃市場類的工作的話,你平時或大學期間有做過什么相關準備嗎?
她懵逼了:“沒有,可我就是不懂才問你嘛!”
我回復:“從剛開始合租,我們在了解彼此的時候,你不是還問我喜不喜歡上知乎嘛?其實上面都有很多相關行業和崗位的大神分享干貨經驗,實在不行,基本的崗位信息也可以百度或上人才網認真研究一下呀?”
再后來,無意聽跟她同個部門的大學好友說,她一段時間后就離職了,她很追求個人的存在感,覺得他們那份工作沒有什么成就感,做出點成績沒辦法得到上級的肯定變回立馬給臉色。
隨著工作的轉變,我發現無論是在什么地方工作,無論什么年齡段的同事總會抱怨自己的工作沒有成就感,于是放棄治療,敷衍了事
曾擔任過面試官一段時間,更是印證了我的觀點。有很多面試者半年就換一次崗位,理由都是工作沒意思,沒有成就感,對自己的行業不感興趣,就是想要高薪穩定有前景的工作。
具體問對方工作的主要內容都做過什么工作,發現PPT不會、文案不會寫、總結能力不行、時間管理也是一塌糊涂。
我個人結合自己偶爾的工作心態變化和經歷的各種人和事,得出的結論:
很多人還是把自己的不努力歸結于不感興趣或不喜歡
因為往往是自己的不努力帶來的各種挫敗感帶來了對行業或崗位的厭惡,就像是我們自己玩不好的游戲和拿不到高分的學科,我們并沒辦法對其產生喜歡,而且我們后續會努力為這個結論找各種理由,如老板是奇葩、同事都是豬隊友、甚至是和老板娘的星座不合... ...
正如一般面對不愛的人,都會覺得:不愛你的時候,連你呼吸都是錯的
?
其實讓自己有成就感的終極解決之道就是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心,
往職場方面說,就是對自己的崗位、專業和公司保持技能上的好奇心。
記得自己工作第一年的時候,剛開始在一家創業公司做文案策劃,公司以技術為主并沒有像廣告公司或營銷創意公司那樣有寫不完的文案項目,所以大部分情況下,空閑時間比較多,身為菜鳥對這種不同于類似《時尚女魔頭》電影所呈現的現實職場現狀感到極大的不適。
久而久之,我也不可避免地出現挫敗感,但是自己仍默默地準備積累文案知識、相關的office技能和編輯技能,因為堅信學好這些技能,未來總會用上。在公司轉型的時候,老板跟我主管和我商量后讓我調崗在其手下工作。
我們的老板是金光閃閃的名校海歸和清華MBA,其擁有理工類嚴謹的邏輯思維和極高的中國文化素養,據說能說服他執行一項工作和無故加薪真心不是容易的事。但就在調崗當月還沒結束之際,他果斷給我加了人生的第一次薪水,而這個只是就因為我做了這樣的一件小事。
調崗后的第一個月處于產品準備階段,工作并不是很多,偶爾比較空閑,某天他急著請我幫忙處理他夫人面試的簡歷。而好不容易發送給他夫人后,晚上下班的路上接到他請我幫忙給他夫人把確認好的PPT到專業的打印店打印成冊。
就是這么一件在上班時間好像與專業素養提升無關的事情,在私人空間上占用我個人時間的事情,我也沒有多想就是傻傻地照辦了,因為即使這樣一件小事,我仍是有不懂的地方,比如公司附近好像沒有專業的打印店,那我要去哪里找?應聘電視臺的PPT怎么樣排版比較好 ?彩印的時候用什么材質?用什么規格?
白天,跟設計師和老板夫人仔細溝通排版細節;夜晚到處咨詢最終在距離家5站公交的地方去打印,并針對出現的問題做調試校驗,拿到作品后為了以防萬一還要了一張打印店的名片讓老板夫人出了問題可以快速解決。
所有的經歷都是第一次,但是只我只是為了完成老板交代,并盡量讓忙著照看寶寶的老板夫人不用太擔心她明天緊急的面試,而我完成任務回到家也快21點了。
在第二個禮拜,我們的財務激動地跟我說我加薪了,
她說這是我們老板第一次提前給人加薪,而且增加的是我原工資的一倍多,后來我咨詢老板也只是因為我幫他夫人做的那件小事。
現在,我一直很感激我前老板對我的肯定,當時他讓我理解了
一般情況下,當你的價值超越公司對你的期待時,所有的加薪都是順理成章的。
沒有無緣無故的挫折感和無所事事,而這些挫折感是讓你思索
你的能見度是不是還不足?
?
知乎大號紐約老李說:
觀察了這么多行業,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當領導都是少數中的少數,大部分人只能當個底層。希望大學生放棄以前的升級思維,初中完了是高中,高中完了是大學,三年當主管五年當總監,到了社會老天爺跟你從來沒有這樣的期許和契約,努力不一定有回報,熬也不一定熬出頭。
那我們如何擺脫這種學生升級論的思維呢?我認為就是要對世界一直保持好奇心并行。
因為真的并不是所有的人生都想當然保持一直升級的模式,老天爺從沒有給我們做過這樣的承諾。視野太狹隘,我們才會相信大部分父母老師說——好好讀書,書讀好了,錢有了,女人也有了。
文章動圖:Tumblr @Yoyo The Ricecor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