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月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1:月光下人即覺得安全,有可以放肆,所以可以情緒可以得到描述和表達,
詩歌是對人的情緒的表達,就詩歌而言,月光是個用之不盡的美好意象,大概是因為月色朦朧,看不清現實,但是看的到世界,所以我們既覺得安全,又可以放肆,所以人的熱情往往可以得到釋放,所以月光下,往往我們的情緒可以得到更加精確的描述和宣泄。所以李白在月光下,想家了,孤獨了就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高明不被人待見,看到月光竟然埋怨里面,“我本將心與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關明月什么事兒,不受待見就不受待見嘛。
2:世俗世界和詩意世界是水火不容的,但是此消彼長,可以相互轉換
這個倒是讓我想起《紅樓夢》里面的嬤嬤們對寶玉的描述“說這個公子哥,又癡,又傻,時而對著月亮嘆氣,時而又對著燕子說法,風把花吹落了,他就會掉眼淚”。對《紅樓夢》的引述是大概的意思,沒有去翻看原文。有興趣可以去翻看原文看看。這個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對比,一個是名利場中的人,眼里只有名和利,一個是虛擬詩意的世界,眼里只有對自己心境的那種感受。當然寶玉對這些婆子的評價也非常惡劣,說他們是“死魚眼”。世俗世界和詩意世界應該來說歷來都是水火不容的。但是人的兩個相對的需求,而且是此消彼長的,比如寶玉家道中落,家族被炒,整日心驚膽戰,如履薄冰,我估計也沒有了那份對盯著月亮看的閑情逸致了。
此詩說的是在月光下,一個年輕小伙,看到一一個美人在月光下行走,想撩的狠,可是用慫,所以就盯這個看的場景,當然,要是不慫的話,在先秦那個奔放的時代,已經少兒不宜了,詩歌是描述小伙的心情的,很有層次感,第一個層次是“悄”,第二個層次是“慅”,第三個層次是“慘”,開始覺得心慌慌,然后又覺得煩得很,糾結的很,最后覺得心潮澎湃,跟貓撓似的。
對月光描述分為連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皎”,第二個層次是“照”,第一個曾是“咦,月色不錯哦,喲,哪里有個美人兒哦,月光映襯,美人無暇,美不勝收,”。第二個層次是“月光照在我心愛的人臉上,心愛的人近在咫尺,卻又有種遠在天涯之感,心里面跟貓抓似,心里心潮澎湃,根本無暇顧及月色”
應該是來說,在柔和的光線下,美人兒會顯得更加婀娜多姿,臉,步伐,秀發,腰都會往往會有一種融入情景質感,你看不到雀斑,看不到皺紋,也看不到,肥嘟嘟的身體,當然也看到別人的一顆世俗的心,所以在柔和的燈光下,更容易對對方產生欽慕之情,這里并沒有要貶低世俗之心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跟你愛的人在柔和的燈光下漫步,你想到他的那顆世俗知心,就有些尷尬了,或者對方尤其惡劣吧。當然紅燈和紅燈區除外,呵呵。
注釋
⑴皎:毛傳:“皎,月光也。”謂月光潔白明亮。
⑵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
⑶僚:同“嫽”,嬌美。
⑷舒:舒徐,舒緩,指從容嫻雅。
⑸窈糾:形容女子行走時體態的曲線美。
⑹勞心:憂心。
⑺悄:憂愁狀。
⑻懰(liǔ):音柳,嫵媚。《埤蒼》作“嬼”,妖冶。
⑼慅(cǎo):憂愁,心神不安。
⑽燎:明也。一說姣美。
⑾夭紹:形容女子風姿綽絕。漢賦里往往寫作“要紹”,曲貌。“窈糾”、“憂受”、“夭紹”都是形容女子行動時的曲線美,就是曹植《洛神賦》所謂“婉若游龍”。
⑿慘(zào):當為“懆(cǎo)”,焦躁貌。《集傳》:“慘當作懆,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