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ne small step for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如今,全人類都在紀念這個五十年前的登月故事:
1969年7月21日11時56分,阿姆斯特朗打開阿波羅11號的登月艙艙門,擠出去,小心翼翼地把梯子豎下月面,他帶著電視攝像機慢慢走下梯子,踏上了人們?yōu)橹畨粝肓藬?shù)千年的月球。
他說: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
卻代表著全人類的一大步。
19分鐘后,奧爾德林緊步阿姆斯特朗的后塵,走出登月艙。當(dāng)他走到月面上時,第一句話就贊嘆說:
“啊,太美了!”
他也像阿姆斯特朗一樣,很快學(xué)會了地球人不習(xí)慣的移動方法:跳躍。他倆時而用單腳蹦,時而又用雙腳跳,有些像袋鼠。
兩人首先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塊金屬紀念牌,上面鑲刻著:
“1969年7月。這是地球人在月球首次著陸的地方。我們代表全人類平安地到達這里”。
2
Is there any?wind on the Moon?
不過有人卻質(zhì)疑登月的故事是假的,故事總是美好,但或許我們從未登上月球。
一個叫戈爾多夫的人在阿波羅登月計劃30年后,公開了自己的質(zhì)疑,他認為,所謂美國宇航員在月球上拍攝的所有照片和攝像記錄,可能都是在好萊塢攝影棚中制造的。他質(zhì)疑的“證據(jù)”有很多:
質(zhì)疑1:月球沒有大氣層,沒有空氣介質(zhì)對光的散射,漆黑的天空中卻沒有明亮的星星。
質(zhì)疑2:圖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陽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陰影應(yīng)是一個方向的。
質(zhì)疑3:攝影記錄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條旗在迎風(fēng)飄揚,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風(fēng)把旗子吹得飄起來。
質(zhì)疑4:從攝影記錄片中看到宇航員在月球表面行走猶如在地面行走一樣,實際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邁一步就相當(dāng)于人在地面上跨躍了5至6米長。
質(zhì)疑5:登月儀器在“月球表面移動”時,從輪子底下彈出的小石塊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發(fā)生同一現(xiàn)象的速度一樣,而在月球上這種速度應(yīng)該比在地球上慢6倍。
戈爾多夫表示自己雖然質(zhì)疑30多年前美國宇航員“拍攝”的登月照片和攝像記錄,但并不是否定當(dāng)年美國宇航員登月的壯舉。他認為,美國宇航員當(dāng)時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術(shù)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于當(dāng)時美國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而偽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攝影記錄片,蒙蔽和欺騙了世人幾十年。
另一位自稱參與了阿波羅計劃工作的比爾·凱恩教授曾寫了一本名為《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書,他在書中認為:載有宇航員的火箭確實發(fā)射了,但目標不是月球,而是人跡罕至的南極,在那里指令艙彈出火箭,并被軍用飛機回收。隨后宇航員在地球上的實驗室內(nèi)表演登月過程,最后進入指令艙,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個所謂的登月過程。
2007年發(fā)射的日本月球探測衛(wèi)星“月亮女神”探測器在經(jīng)過阿波羅15號和17號著陸區(qū)的上空時,沒有發(fā)現(xiàn)阿波羅15號和17號遺留在月面上的月球車和著陸器,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人為活動的痕跡,似乎也“證明”了阿波羅15號和17號飛船根本沒有登陸過月球。
就連棱鏡門事件的斯諾登也曾發(fā)博客表示:“我相信是俄羅斯首先探索月球”。
NASA很少正面回答這些質(zhì)疑,所以人們也會疑惑“阿波羅是不是真的登上過月球?”,不過阿偉更愿意相信它是真的。
3
Fly me to the?Moon~
據(jù)說,以前地球上有個地方的人們告白時也不太說“我喜歡你”這樣的話,如果喜歡一個人時就會說:
“今夜月色真美,風(fēng)也溫柔。"
如果正好那個人也喜歡你,便會回答:
“就算在這里死去也沒關(guān)系。”
無論歷史是怎樣,在登月的故事里,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卻是阿偉心里十分鐘意的。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時候,阿波羅飛船還帶去了一首抒情歌曲:Fly me to the moon:
fly me to the moon
帶我飛上月亮
let me play among the stars.
帶我在星際間翱翔
let me see what spring is like
讓我親眼看看
on Jupiter and Mars.
在木星與火星上,春天是什么樣
in other words
言下之意
hold my hand.
請緊緊握住我的手
in other words
言下之意
darling kiss me.
親愛的,予我以吻
fill my heart with song
讓我的內(nèi)心充滿歌聲
and let me sing forevermore.
讓我永遠放聲歌唱
you're all i long for.
你是我唯一的向往
all i worship and adore.
我傾慕仰望的一切
in other words
言下之意
please be true.
可要真心待我
in other words
言下之意
I love you.
我愛你
這是第一首在月球播放的人類歌曲,由Bart Howard創(chuàng)作于1954年,他從華爾茲曲式中得到靈感寫下了這首民謠,歌唱“和我一起飛向月球”的浪漫憧憬,言下之意卻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所以最初的歌名也叫"In other word"(言下之意)不過由于那句Fly me to the moon太過深入人心,便成為了它最廣為流傳的歌名。
輕快的旋律,簡單的和弦,幾句抒情歌詞,相似于“今晚月色真美”的顧左右而言他,卻道出了心中的無限愛意。后來Frank Sinatra翻唱的爵士版本大受歡迎,這首歌的知名度提升到無法形容的地步。第一次登月時尼爾阿姆斯特朗帶去的也是Frank Sinatra爵士版本的唱片。
阿偉第一次聽到首歌,則是在看EVA(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時的片尾曲,初聽時就被它浪漫的音律所捕獲,慢慢有了一種情緒沉浸其中的感受,像是內(nèi)心被歌中唱著的真摯愛慕所打動,隨之產(chǎn)生了同樣渴望被人所愛的共鳴。
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其他生物,或許他們也不一定聽得懂人類所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即使詞不達意,人類一旦浪漫起來,就是那么一廂情愿,這首歌就像是人類寫給月球的情書,人類一直都在宇宙中孤獨地存在著,卻也愛慕著未知,也渴望被擁抱。
我們是否真正的登上過月亮,或許也沒那么重要。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輕聽情感/輕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