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棒了”我用力的揮了一下拳頭。
我上班已經四個月了,順利轉成正式工。感覺到自己越來越受重視,感覺自己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公司,感覺自己即將成為這個公司的一員一部分。
用力回憶著參加培訓所講的內容,用力回憶著學校里安全生產的基礎知識。怎樣才能把安全生產弄的好一些?我給自己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一,哪些才是我們企業容易出事兒的地方。第二,如果發生事故,最不可能承受的事故發生在哪里?第三,如果避免這些事故,最有效的措施是哪些?
我整理著自己的思路,最難以接受的事故肯定是爆炸或者火災,最容易發生這些事故的地方就是噴漆工藝和儲存氣瓶的氣瓶間。那么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呢?最有效的措施按照老師講的,一技防,二人防。所以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技術防范。那么有效的技術防范措施有哪些呢?
我聯系了我大學研究生的老師,也聯系了參加培訓班授課的老師,他們給我指明了方向,噴漆工藝主要是爆炸和職業危害,防范的措施就是通風,尤其是局部通風和全面通風的結合。先關心這一個問題,我調查了很多資料,也用百度搜索了好多。最后形成了我的一個方案。
加強重點工藝防范,改善噴漆工藝,改進通風設施的建議。我把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專項建議,寫了一個建議書,遞交給蔡云峰蔡經理,同時偷偷地發給了人力資源部張敏,我對張敏的印象相當好,很多意見他對我比較支持。
張敏蔡云峰對我寫的建議,非常感興趣,支持我向呂總提出建議。蔡云峰還帶著我一起找到呂總,蔡云峰提出三條理由。“第一,按照風險分級,噴漆工藝屬于我公司風險最高工藝,第二,按照國家要求,噴漆工藝對于通風國家有明令要求,第三,技術改造是防范事故的最優選擇”。
我非常感謝蔡云峰,雖然前一段我對他有些意見,我認為他拉幫結派,動機不純,一度質疑他的人格,可是看到蔡云峰對于我的建議理解得這么深刻,更加超過于我,我對他的疑慮都打消了,或許,一些片面的行為,掩蓋了它的本質。我誤解他了。
呂總對于我們提出的建議,也非常感興趣,認可我們對于風險的分析和技術措施的建議,經過兩天的思考后,又詢問了我們一些情況。然后把我叫過去,告訴我批準了噴漆房改造計劃。我初出茅廬,措施得到領導的認可,不禁心里有些狂喜。
2
按照蔡經理的要求,我從網上選了三家供應商,分別打印了他們的材料,遞交給蔡經理,同時發給了采購部楊經理。
我們把我們的改造需求做了一個詳細的方案發給了三家供應商,對四家進行了技術性商務性的談判。
A廠家,一家國營大廠,B廠家,一家規模很小的民營企業,C廠家,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
技術指標的把控,包括通風量,風機大小,風機防爆,安裝環節,排放環保。商務環節的把控,包括價格、付款方式,售后服務。
參加考察的主要有蔡云峰,楊經理,我,還有財務部一個職員。
我比較認可C廠家,他們的產品質量、設計方案、通風氣體的環保、安裝服務、還有售后服務,我認為都是最優的,不過他們的價格也是最高的。三家會見完畢后,我向蔡云峰經理,楊經理,財務部職員明確表達了我的意見,雖然我的意見不起決定性作用,蔡經理和楊經理這一點更為重要,但是既然讓我參與,我還是想說出我的正確想法,畢竟這個事情是我提出來。
3
“什么?”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們都事先溝通過,好像不是這樣啊!
呂總和財務部長,召集蔡云峰,楊經理,我,財務部職員等四個人,詢問考察的情況。
“我們對三家供應商進行考察,a企業,國有企業,技術指標是三家最好的,方案設計最為合理,價格偏高,b企業,技術指標相當,方案設計稍微差一點,價格明顯低于其他兩家企業,c企業,技術指標和方案設計還可以,基本符合要求,我建議從a b兩家企業,選擇其一,我傾向于a企業,a企業是國有企業,相對來說更有保障”楊經理向呂總和財務部長匯報好考察的結果。
什么叫做設計還可以?什么叫做基本符合要求?c企業的活性炭吸附采用三層疊拼,這是最有效的活性炭吸附,a企業采用的是模塊化集中吸附,這樣吸附效果相對較差,并且降低了風速。c企業采用了防爆電機,a企業采用了普通電機,對于油漆的通風中,油漆的防爆效果主要來源于電機,是主要指標。怎么可以說a企業優于c企業呢!怎么可以第一個把c企業排除呢?我記得我們已經溝通過技術細節,楊經理怎么能這樣呢!別著急,沒事,還有蔡云峰。
“我基本上同意楊經理,對于供應商的分析,但是,我更傾向b企業,我們可以拿a企業的性能指標和設計方案和b企業進行談判,這樣我們既可以滿足我們的性能指標,保證我們的設計方案,又可以用最低的價格,保證這次整改措施的落實”蔡云峰的分析很老道。
“好,就按照蔡云峰的思路,你們再約b企業,用a企業的設計方案,和他進行談判,打的他們的價格還要保證這次整改的質量”呂總又問了一些細節,做出了最后決定,然后會議就這樣散了。
一出門我就拉住了蔡云峰,“經理,我們考察的不是這樣,我們不是溝通過了嗎?”
“你走了以后,我和老楊又仔細考察了一下,覺得,還是a企業的技術方案,更好一些,集中式模塊化活性炭吸附,可能效果更好”蔡云峰真誠地望著我,只是我希望用最低的價格來保證這個方案。
難道我的看法錯了?我們三個人竟然三種看法,我查過好多論文,也問過老師啊!我有些疑惑不解
b企業又過來一次,經過一番商談后,b企業按照a企業的技術方案,提出自己的報價,價格稍微低于a企業一點,其實,這也就意味著b企業,基本上贏得了這次采購。
下班啦!我心情不太舒服的收拾著東西,不用防爆電機會不會產生爆炸?我的心里有些忐忑,這個念頭讓我放心不下。
蔡經理走了,臨出門的時候,好像聽見他給楊經理打電話。
4
第二天,蔡經理和楊經理呂總匯報了,b企業報價的情況。已經開始洽談合同問題了,合同模板正在起草,我卻依然擔心,我覺得我提出的建議好像種下一個另外的隱患,這是一顆雷嗎?不停的問自己,不停的否定著。
“嗡嗡”蔡經理的手機,不停的響著。我漫不經心的走了過去,本想替他關上或者拿著手機喊他一下。
有一個信息,“是否搞定?答應你和楊經理的一定會兌現”
我詫異的警覺起來,扭頭看了一下四周,無人注意到我,蔡經理去車間沒有回來。我輕輕地劃了一下他的手機,那條短信署名正是b企業的那位銷售經理。
我的呼吸都要停止了,發現別人的秘密,讓我有一種想逃離的感覺,又是那么興奮,是那么難受。
還有一條楊經理的短信“配合默契,兄弟”
我趕緊回到座位上,我的心砰怦怦地跳,我有一些憤怒,也有一些想吐,頭腦里有一些亂。楊經理,蔡經理,故意說的不一樣,把最好的c企業先排除,楊經理故意推薦a企業,蔡經理故意推薦b企業,這樣誰都不會懷疑他們兩個勾結,a企業也明顯價格高,蔡經理又拿出變通方案,如果我是呂總,一定會采納,所謂第二次報價,就是計算成本計算回扣等問題。有些骯臟,有些卑鄙,本來我看不懂的,上天讓我遇到了這個短信,怎么辦?怎么辦?
這個主意是我出的,一旦改造出了爆炸問題,大家的眼光肯定盯著我,而不是盯著蔡云峰和楊經理,誰也想象不到這里面會有問題,通風管道里面可燃性粉塵濃度比較高,再加上非防爆電機,非常容易爆炸,本來在車間里沒有爆炸的隱患,被我一個建議都弄到了一起,聚集濃度,為爆炸做準備。我的汗下來了,手心里也是汗。
不行,我要去說我要阻擋這個事情,不行,不能把他倆賣出去,否則他倆死定了。怎么辦?怎么辦?我向呂總捅破,不上這個隱患整改了,不行,不行,公司已經定下來的事情,不會因為我的一句話而更改。怎么辦?最好用c企業,最好別讓他們發現是我告的密,最好還是讓他們兩個是得這個事情,怎么說呢!從防爆電機說,從可燃性粉塵說,從技術方案說,還有多少透露一點貓膩,就說是我自己猜測的。嗯,就這么辦。
我站起來,悄悄的敲響了呂總的辦公室,半個小時以后,我走了出來,如釋重負。
我不知道事情會發展成什么樣,問題解決了,明天會怎樣?他們會怎樣對我?他們或許能猜到是我,我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