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到來,武阿姨負責給各心棧的老年志愿者們寄圍巾。
看到群里的信息,馬上就憶起5月在龍泉寺過浴佛節和她的偶遇,當時我剛剛從流通處買好禮品,正急急忙忙地跑進西跨院取皈依證,時間很緊張,怕耽誤趕車,內心還懷著“脫離大部隊擅自行動”的負罪感,而我們參訪團的其他成員大都已經領好了證,也沒有人在身邊,西跨院里人也不少,在哪里領證呢?正著急呢,一個聲音從后面傳來:“干嘛呢寶貝?”
這是武阿姨的聲音!我馬上抬頭,只見她拿著皈依證對我招手,我放佛一下找到了靠山,尤其“寶貝”這個字眼配上她柔和的聲音,讓我聯想到阿彌陀佛尋找自己迷失的孩子的那個比喻(如此證明人心太厲害了,在那種“緊急”情況下,人的心還可以有這么多念頭產生)。我立馬迎上去,握住她的手,“阿姨我來領皈依證!我馬上要下山……”交代完畢,聊了幾句,她把皈依證遞給我,我向她道別,匆匆轉身離去,她在后面溫柔地說:“別急啊,慢點。別急啊,慢點……”
但內心覺得很溫暖。對于她來說,這只是一句簡單平常的話語,我也只是她眾多朋友當中的一位,并不特殊。但就是這簡單的一句話,卻給到我濃濃的暖意,而這次的美好回憶,也同這個人緊緊地聯系了起來。
第一次見阿姨是3月份,我和吳強老師一起去參加閔行心棧的二周年慶,火車一到站,我們隨即坐地鐵來到閔行心棧奉粥,很方便,正好張向老師和阿姨也在。慶典結束后,張向老師告訴我們他們要參加浦東心棧的籌備座談會,于是我們也一道跟從。晚飯時,由于大家都是初次見面,人也不多,一個大圓桌就坐著幾個人,還基本都是吃完飯就要趕車的,場面有點拘謹。武阿姨坐我對面,她不時招呼我“趙越,多吃點啊”“夾得到嗎?”這讓我感覺很溫暖,就像媽媽在關懷孩子,找到了家的感覺。我想這對她來說,也是一種溫暖一種快樂,因為媽媽也有表達愛、付出愛的需要(^_^)~而且還緩解了飯桌的拘謹氣氛。真是太美了~
細細想來,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一直不乏這樣的事、這樣的話,有些來自于我們的親人,有些來自于朋友,點點滴滴當中,體現著愛。
我決定在生活中也做一個這樣的人,說溫暖有愛的話,好好說話,播種愛、傳遞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