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縣城東邊緊挨著年楚河,年楚河是雅魯藏布江中游最大的支流,發源于西藏中南部的寧金抗沙冰川(靠近不丹),河流全長217公里,流域面積11130平方公里。
年楚河流經康馬縣、江孜縣、白朗縣、日喀則,年楚河與雅魯藏布江交匯處是日喀則桑珠孜區。年楚河流域土地肥沃,物產豐美,主要農作物是青稞和油菜籽,自古就是西藏發達的農業區,素有“西藏的糧倉”之稱,為西藏大農業開發中“一江兩河”工程的重點開發區域。尤其是在流經白朗縣境內區域,年楚河兩岸地勢平坦,適合農耕。蔬菜大棚基地的引進更是最大限度發揮了其優勢,使日喀則不僅僅是西藏的糧倉,還成為西藏的菜籃子。
年楚河應該屬于半季節河,夏季雪山融水加上雨水,一同匯入,水量還是比較大的,春秋時節基本上一多半的河灘是裸露的,水流在河床里收縮到一側或者分成兩股清流,到了冬季水量減小并且全部冰封。年楚河兩岸是日喀則地區有林木存在的區域,岸邊多是高原柳,高原柳與內地的垂柳不同,枝丫多數直直地向上,沒有垂柳那種婀娜之姿,盡顯傲骨。在西藏見到最多的樹種就是楊樹和柳樹,這兩種樹也許在所有樹種里面是適應能力最強的吧。
白朗縣城與年楚河西大堤之間就有挺大一片高原柳林地,林地再往北是一大片河邊濕地,水草豐美,藏民把馬群散放在濕地上。
在藏區經常能聽說過“林卡”,藏歷五月十五日是林卡節。藏語稱“藏木林吉桑”,意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樂日。據說是以此紀念蓮花生大師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熱愛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這一天身著節日盛裝,帶著青稞酒和酥油茶及各種美味食品來到林蔭密布的林卡,搭起帳篷,邊吃邊喝邊歌舞,盡情享受大自然。各帳篷間還互相邀請,并有民間藝人到此獻藝,此節日常常延續達一月之久。有樹林的地方就在林子里,沒有樹林的地方就找個有水有草的地方也可以,搭起帳篷,鋪上地毯,盡情飲酒狂歡。
白朗的林卡就設在城東的柳樹林中,每到節日我們這些外鄉人就會被作為嘉賓邀請到林卡喝酒,除非你一開始就一口不喝,否則只要端杯就要不醉不歸。
林卡周邊空氣很好,我一早一晚總喜歡到年楚河邊溜達一圈或幾圈,或者到河灘上撿些光滑的黑顏色的小石頭,回來打磨一下,用來篆刻。我赴藏的時候帶著整套的篆刻刀具,有事干就不會顯得那么無聊。年楚河對岸有好幾個村子,有一座水泥橋相連,橋的兩頭掛滿了經幡,以保佑居民進出平安。我有時候也會過橋到村子里走一走,藏族居民信佛都很和善,有時候也會主動跟我打招呼。
日江公路基本上是沿著年楚河的流向修建的,在西藏算是比較平直的公路了,這條路我開車跑的最多,哪個地方有拐彎,哪個地方有橋梁,到現在還記憶尤新。
藏區除了過林卡節之外,每年藏歷七月,一般是陽歷八、九月份還有沐浴節,沐浴節來到的時候,藏族的男女老幼都可以到附近干凈的河流里沐浴。每當這個時候,年楚河中水流平緩水質好的地段就扎滿了帳篷,人們毫不避諱的在河水中嬉戲,水花四濺,煞是熱鬧。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沒錯!年楚河經年累月的流淌著,滋養著河兩岸的肥沃土地,為藏族同胞的繁衍生息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