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差:我們在生活中對每件事情都有一個期待,但是實際發送的結果和期待未必總是一樣的,期待和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就叫落差。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別人答應你的事情沒有做到;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沒有達到....你會因此感到失望、不開心、甚至抱怨。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落差帶來的負面情緒?
一、區分真假煩惱
真煩惱:客觀事實存在的煩惱,也就是正在面臨的問題所直接帶來的煩惱。(事實)
假煩惱:在真煩惱的問題發生之后,我們內心對此有產生新的解讀和感受,而進一步帶來的煩惱。(想象)
絕大多數的煩惱都來于自己的想象,并非真實存在的。我們要做的是提高認知能力,學會區分真煩惱和假煩惱。
二、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
大腦負責情緒和負責理性的這兩部分區域,是不能同時工作。感到的時候就會失去理智,思考的時候會不動感情。(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這話還是有道理的。)
正向利用:在需要進行美好情緒體驗的時候,不去想任何需要調動理性邏輯分析的事情。比如在聽歌劇、看電影的時候。(該出手時,就出手)
反向利用:在情緒化的時候,讓自己理性思考,或處理一些需要調用邏輯能力的事情,那么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憤怒的時候,不妨做道數學題,玩玩智力游戲)
三、化解負面情緒的技巧
1、用思維阻斷,打破慣性思維
事情和壞情緒之間不一定有必然聯系,負面情緒的產生其實是慣性思維導致的。要應對負面情緒,就要打破由負面情緒帶來的思維定勢,去建立新的正面的情緒連接。
(化悲憤為動力:誰說被領導罵了一定要難過,我偏不,我要化悲憤為動力,好好工作,天天向“錢”。)
2、多維度思考,人全事實
陷入到負面情緒時,會放大自己的缺點或者事情的嚴重性,而不能很客觀、全面地看待問題。其實生活不是只有一個維度,事情是由各種多元的因素決定的,要跳出由負面情緒帶來自我解讀,就要用多維度更客觀的視野,去全面的理解事實的真相。
有位老人無法承受妻子死亡的傷痛,去咨詢心理醫生。醫生問他:“如果你比妻子先死,你的妻子會怎樣?”老人說:“那她一定會痛苦萬分。”醫生說:“你現在的痛苦是有意義的。因為它使你的妻子免于承受同樣的痛苦。”
3、尋找健康積極的自戀情緒
多試著去尋找自己的優點,多肯定自己,會帶來積極的心理狀態,對化解負面情緒有積極的意義。比如:愛自拍的人比較容易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我的方法是每天早起跑步,以前總是賴床懶得起來,現在起早跑步,反而更有精神。)
4、解決問題的五步法
通過思考問題的五個處理步驟,能夠幫助我們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 定義問題
- 需找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
- 找出最可行的方案
- 制定可執行的步驟
- 付諸實踐并檢測效果
失望能讓我們心碎,也能為我們帶來自我實現的力量。請相信,凡是能讓你失望的,都是你需要學會面對和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