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蓉播報:
林沖――《水滸傳》中,那108位好漢的形象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抹之不掉。嫉惡如仇的魯智深,粗魯野蠻的李逵,光明磊落的武松,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更喜歡忠義雙全的林沖。
林沖生得八尺魁梧身材,豹頭環眼,燕頜虎須,人稱“豹子頭”,是東京80萬禁軍槍棒教頭,因奸臣當道,被逼上梁山,排名第六位,數36天罡星之天雄星,義軍中任職馬軍虎將,在平定方臘后,染上風癱病,半年后死于杭州六合寺。
林沖,是一位忠義雙全的真英雄,有三點足以證明:第一,他的武功高強,英勇善戰,金圣嘆給予林沖很高的評價:“林沖自然是上上人物,寫的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且看他在柴進莊上棒打洪教頭,他先是謙讓,推脫不與洪教頭比武,可洪教頭只道是林沖膽怯,便越發要與他交手。月光下,二人揮舞木棒,你使把火燒天,我來撥草尋蛇,最后林沖只掄棒一掃,便掃倒了洪教頭,令人拍手稱快。第二,林沖是生死契闊,與子相悅的真情漢子。林沖與妻子張貞娘相親相愛,結婚三年未曾面紅耳赤,半點相爭。當林沖遭受陷害發配滄州,一路上,他為什么能忍受董超薛霸的虐待和折磨?是因為林沖心中還有一絲暖意,他想刑滿之后就能與妻子團聚。這一點飄渺的希望讓林沖咬緊牙關,隱忍到底。他被逼上梁山后,聽說妻子被高衙內威逼親事自縊身死,他潸然淚下,萬念俱灰。而當生命的最后階段,他在六和寺養病,在痛苦的回憶中,林沖微笑著離開了這個讓他失望的世界,去追隨自己的妻子。這種對愛情矢志不渝的精神是其他好漢沒有的。第三,我喜歡他的正直冷靜,孤標傲世。與其他梁山英雄相比,林沖多了些憂郁的氣息,他以清高自傲獨立于渾濁的世界中,他具有獨立的人格和強烈的愛恨情仇,不輕易與世俗同流合污,就像屈原所說,“舉世獨濁而我獨清,世人皆醉而我獨醒。”
放下《水滸傳》,我不由得為這個重情重義,正義凜然的真英雄嘆了口氣,他的一生,一首詩概括足矣: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
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
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
魯達――“魯智深為什么是天孤星?”語文課上,一位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聽到這個問題,我突然記得,我也曾問過類似的問題,“阮小七為什么是天敗星?”“敗”如何解釋?“解寶為什么是天哭星?”“哭”又怎樣解釋?這種問題太多了。
天孤星,顧名思義,他是一個非常孤獨的人。魯智深外在孤獨,一直都是在獨闖天下;內在孤單,因為他看透了塵世的骯臟。魯智深沒有親人,雖然有朋友、兄弟,但為數不多,所以他在交際上是孤單的。書中被他認可的朋友寥寥無幾,史進算一個,林沖算一個,武松算一個,除了這三人,似乎再找不出別的人了。魯智深不亂交朋友,有很多人他根本看不上,他是一個有傲骨的人,絕不輕易與世俗同流合污。
魯智深的性格和作風也是少有的,該喝酒就喝酒,該撒潑就撒潑,放蕩不羈,瀟瀟灑灑,隨心所欲,坦坦蕩蕩,我就是我,我要做我自己。另外魯智深是108人中唯一真正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的人物,每當他大踏步走來,我們都會感到格外親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慈悲為懷,是他最大的特點,梁山上許多好漢都殺過無辜的生命,尤其是李逵和武松,嗜血成性。但魯智深沒有,他殺的都是該殺的人,他出手從來沒有為自己,都是因為打抱不平,并且救人救得十分徹底。他的拔刀相助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正義,不求回報,而梁山其他英雄沒有一個比得上他的直爽和正義感,生活在一群烏合之眾中,魯智深自然顯得孤獨。
魯智深是個簡簡單單的人,同時他也是個高深空靈的圣人,要不怎么叫智深呢?一個把簡單和高深融為一體的人,一個性情孤傲的人,看輕生死,淡泊名利,為其高深,所以孤獨。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羅曉鳳播報: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播報員,我是羅曉鳳。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提起《水滸傳》,它的結構可謂是不得不提,它的結構很有特點,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和的鏈式結構,前四十回合先講單個英雄人物的故事,例如:魯達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林沖誤入白虎堂,棒打洪教頭;吳用智取生辰綱,武松景陽岡打虎等有趣的故事情節,然后百川歸海,逐步發展到水泊梁山大聚義,眾兄弟從此便開始一起行動,如:宋江三打祝家莊,三山聚義打青州。第七十回合以后,便寫了他們歸順朝廷,走向失敗,而梁山泊也不再是梁山泊。
《水滸傳》以它杰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水滸傳》的社會意義首先在于深刻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魯迅曾說:“一部水滸,說的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于是奴才。”胡適也曾在《水滸傳考證》一文中肯定水滸是一部奇書,他說水滸在中國文學史占的地位比《左傳》《史記》還要大得多。
我第一次讀水滸傳沒有太多的感想,再讀就覺得其中血腥味太濃,江湖好漢干得都是些殺人放火的勾當。殺人如麻,草菅人命,如李逵,武松等人便是如此。本部作品有強烈的忠君思想,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尤其是對方臘起義的丑化。
《水滸傳》還有一個十分大的,令現代社會的人十分不滿的缺點,就是對女性的嚴重歧視,全書都是本著“紅顏禍水”的態度對待女性,不是潑婦就是淫婦,不是“母大蟲”就是“母夜叉”。
不過,作為一部歷史文學作品,它也有其世代意義,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讀完了整本書,我思緒萬千,但總結成一句話,便還是那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