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意外,本周發生的第一個熱點是由萬達引起的。
周一,多家媒體報道稱:“萬達飛凡CEO李進嶺已于2016年12月提出離職,今年2月正式離職。CEO職位由萬達網絡集團副總裁徐輝接管。”
根據媒體報道,“飛凡電商”品牌于2015年7月31日正式推出。
本次提出辭職的李進嶺在2016年2月擔任萬達電商CEO,在他之前,萬達電商經歷了龔義濤和董策兩任CEO的輪換。據悉,王健林為李進嶺開出了800萬年薪。
“不到三年”、“三任CEO”、“萬達”、“800萬年薪”等關鍵元素融合在一起,瞬間吸引了無數的關注。“雄心壯志、一地雞毛”、“發育不良”、“持續動蕩難破局”等詞語也被媒體用來形容萬達電商的處境。
那么,這背后到底是為什么呢?是是什么原因導致萬達電商如此艱難呢?
自媒體吳曉波頻道在次日推送了一條題為《萬達電商五年三換CEO 錯的不是CEO是王健林》的文章,引用了諸多行業人士的觀點,主要認為是“企業文化的問題”、“商業模式的問題”、“與競爭對手的對標維度問題”、“業績考核嚴苛”等原因導致了萬達電商一直不溫不火。
等等,在大家在討論的時候,是不是忘了王健林在萬達年會上的講話了?
2017年1月14日,王健林在萬達的年會上表示,“飛凡在2016年的活躍用戶達到1.5億,飛凡通會員8284萬。”這是萬達旗下的飛凡電商第一
次披露數據。從這個數據量來看,已經算是小有成就了,為什么還被稱為一地雞毛呢?
澎湃新聞的報道幫我解答了這個疑惑。2月14日,澎湃新聞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絕大部分用戶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成為了飛凡的會員。
“只要你連上了邁外迪的WiFi,你就是飛凡的會員了,并不需要你去特意注冊飛凡會員。”據悉,邁外迪是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的子公司之一。
不管大家怎么討論,萬達這邊依舊是非常淡定。
根據人民網的報道,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總裁曲德君接受記者專訪時,對萬達電商CEO離職新聞進行了回應。用到的形容詞是“笑談”。他表示:
飛凡原來是金融集團下屬的一個公司,現在也只是萬達網絡科技集團一個版塊而已,而且飛凡從來就沒招聘過800萬年薪的CEO。有些媒體對萬達做網絡從一開始就是誤讀。萬達從來沒說過要做電商,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很早就說過,萬達做的不是電商,既不是淘寶,也不是京東,是一個完全創新的東西。
根據曲德君的披露,萬達所走的路子是“實體+互聯網”開放平臺模式,同時向B端和C端用戶提供高科技網絡服務,按照王健林的說法,這在國內外都是全新的商業模式。
王健林此前表示,旗下電商平臺“飛凡”計劃于今年進行首輪私募,募資100億元,力爭在2018年實現盈利,2020年利潤超百億并實現上市。
萬達能否成功開創這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呢?暫且未知。但已經走出來自身模式,并成功上市的快遞公司在本周經歷了一場風波,不僅有快遞員流失,還有傳言中傷,更有大佬補刀。
2月13日,解放日報集團下的都市報《新聞晨報》報道稱,申通快遞上海多網點爆倉:
記者走訪了申通盧灣公司,被告知公司已倒閉,其他分公司已接手處理積壓的快件。而在寶楊路1950號申通吳淞公司,大量的快遞被堆積成小山狀。
對于該現象的解釋是“主要是因為人手短缺所致,許多快遞小哥都改行去送外賣了”。央視財經的計算揭露了背后的落差,“送單外賣8塊,送快遞1塊2”,甚至有媒體報道稱“現在月入六七千,跳槽能高一半”。
雖然說本周最先曝出來的是申通,但最后引發討論的卻是圓通。
2月15日,一則圓通速遞北京某站點倒閉、快件無人配送的吐槽帖在網絡瘋傳,并引發了媒體的關注。隨后大量關于“圓通可能要倒閉了”的內容(傳統媒體和自媒體的報道都有)在網上流傳。
當晚,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發出通知,要求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迅速行動,盡快摸清轄區內快遞企業恢復生產與網絡運營情況,有效防范和遏制網點運營不穩定、快遞投遞不及時問題,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用郵權益。
2月16日晚,圓通發布發布聲明稱,圓通整體運營正常,包括北京地區的快件攬派均正常進行。關于北京某站點倒閉一事,其也在聲明中表示,受到延誤的快件將在17日全部派送完成,目前該站點的收派均已恢復正常。
在圓通發布公告之前,京東CEO劉強東發布微博表示“這幾天看到有快遞公司停擺的新聞!說實話這就是電商十幾年高增長隱藏起來的毒瘤”。并順勢吐槽了以下快遞公司對快遞員的福利問題。這一動作被大家看作是一個“補刀”。
不論是“被倒閉”,還是“被補刀”,都將“三通一達”網點加盟制和成本低廉的問題暴露無遺。那接下來該怎么突圍呢?漲價?逐步直營?一切都還是未知。
但阿里巴巴和京東作為電商行業的領軍者已經開始尋求另外的突破點了。
根據前幾期的小明科技周報記錄,阿里巴巴除了布局海外,更多的就是大舉收購投資線下零售巨頭,比如銀泰、三江。
本周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正在緊密談判收購有“線下零售之王”之稱的大潤發,或共同經營國內430家門店。
隨后,大潤發創始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2月16日對媒體表態稱,洽談的不只阿里巴巴,還包括騰訊及蘇寧。
值得玩味的是,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目前與包括蘇寧在內的若干第三方就潛在合作進行討論,但并未就任何有關合作之架構或條款展開實質性討論。且明確第三方不包括阿里巴巴或騰訊。
在如此戲劇性的反轉背后,36氪旗下零售老板內參表示,是大潤發借阿里打了個征婚廣告,想向外界透露出想要“出嫁”的消息。
盡管大潤發與阿里巴巴緋聞滿天飛,但阿里的反應則是非常冷淡,其在2月18日表示,對于高鑫旗下的大潤發不感興趣。根據媒體報道,阿里巴巴真正下手的是國資背景的百聯集團。據悉,阿里巴巴與百聯集團達成集團層面戰略合作,主要方向為新零售等業務領域。雙方將于下周一(2月20日)對外正式發布。
京東在線下的布局并沒有阿里那樣強勢,相比之下其在近期正在大力推動京東金融方面的業務。不過發展并沒有那么順利。
上周京東開年大會上,劉強東表示要盡快將京東打造成金融科技公司之外,也透露了要發力保險業務的信號。但是本周新華社報道稱:
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監管部門從源頭入手,通過設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提高準入門檻,嚴防“動機目的不純”的社會資本投資保險業,確保“保險姓保”。
該消息一出,業內人士表示京東短期內拿到保險牌照就懸了。所謂是“禍不單行”,有消息報道稱,京東“白拿”也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關注。
2月17日,一份名為《關于商請京東“白拿”業務定性的函》的文件在網上開始流傳。文件是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提請銀監會、證監會、工商總局,以及京、粵兩地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白拿有關業務是否合法合規進行定性。
在文件的附文中指出,京東金融及相關方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下稱廣金中心)、中融信托存在六宗罪:涉嫌承銷未經核準擅自公開發行證券、將各類資產拆分份額化發行、誤導欺詐、誤導宣傳等。
據悉,“京東白拿”是京東金融2016年6月上線的一個購物方式。使用場景為:
如果用戶看上京東商城一款商品,可以不用買,而是購買相對應的定期理財產品,就能得到它,理財產品到期后還能拿回本金或者本息。
業內人士指出,京東白拿在資金募集合規性、投資者適當性等方面存在問題。“京東白拿”已經在2017年1月份下線。
關于此事,京東金融回復媒體稱,未收到上述文件,并對此事表示震驚。不管其震驚不震驚。如果為真,京東金融的發展或許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當然,在互聯網發展速度正在變緩的國內,尋求新的突破口的不僅僅只有電商,還有020。
2月14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團App里出現了一個“打車”的入口,推出了“美團打車”業務。媒體向美團內部人士確認,美團確實正在南京試運行美團打車業務,目前正在申請網約車牌照。
一石激起千層浪,消息一經傳出,瞬間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但對于美團涉足打車業務,大家并不是十分看好,從大家評論中的標題就可見一斑:
“美團傍上出行這條大腿 是突破還是徒勞一場?”、“美團打車:“真出行”還是“假作秀”?”、“IPO前再度瘋狂: 為什么美團做打車很不靠譜?”、“美團推出打車業務,是提前的愚人節玩笑?”、“美團上線打車業務懟滴滴,故事不錯但挑戰也很多”、“美團點評入局網約車市場 但進退兩難”。
但美團為什么要做呢?有人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美團遭遇模式增長壓力,急需講述新故事;美團虧損嚴重,盈利難題催生不斷試錯;Uber、滴滴切入餐飲市場,給予美團借鑒模式;餐飲之外出行需求成用戶高頻場景,美團想分得一杯羹;強勢搶奪旅游出行服務,對手并非滴滴而是攜程;打車市場相對成熟,美團借鑒滴滴策略可實現差異化服務;依賴平臺流量入口,構建起吃喝玩樂行的一體化服務。
美團能成嗎?現在說再多用處也不大,得看“天時、地利、人和”。還不如多關注以下這個特殊的日子——情人節。
不知從何時起,節日也成為互聯網科技公司營銷的熱點了。今年情人節,支付寶推出了“戀愛保險”;微信不僅將紅包金額上限提高到了“520元”,還順便將“黃金紅包”公測,用戶可在當天發送“1314”毫克黃金,但收效不大;百度也同樣有了動作,推出了基于AI的魅力值測評和詩歌自動生成主題功能。
除了情人節的營銷,支付寶和微信也在當天有了其他的動作。當天下午,支付寶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將于20日關閉付款碼的收錢功能;當天晚上,馬化騰在知名媒體人keso朋友圈評論表示,將會加快推進微信付費訂閱功能。
前者大家并沒有給出多少關注,畢竟付款碼的收錢功能多少讓人有點懵逼。后者則引發了本周有一場巨大的討論。微信付費訂閱將會對當前的內容格局產生什么樣的沖擊呢?有人認為是一種顛覆,也不乏有人認為并不會帶來什么影響。Pingwest報道稱:
畢竟,微信公眾號文章的打開率都不到 10% 了,看看訂閱號列表里那一個個紅點,讀者連點都不想點開……竟然還想收錢?
同樣,Pingwest不看好的不只是微信付費訂閱。對于本周刷屏的“騰訊游戲成長守護平臺”,其也一貫給出了自身的態度:騰訊游戲說要保護未成年,聽起來和淘寶打假一樣難……
并給出了一個段子:
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戲,打擊假冒偽劣,消滅虛假廣告,是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的三塊心病。這種關系到切身利益的事兒,向來是聲音大雨點兒小。
據悉,騰訊該平臺的目的是協助父母對孩子的游戲賬號進行監護管理,未成年人的父母登陸該平臺實名綁定子女游戲賬號后,便可實時獲知孩子在相關游戲產品中的登錄與消費情況,也可以主動設定限制孩子在游戲中的登錄和消費行為。
不過,百度最近并沒有把精力放在消滅虛假廣告上,而是著力發展人工智能。
2月16日,關于百度的兩條新聞同時傳出。一是收購渡鴉團隊;二是把度秘團隊升級為度秘事業部,兩邊都向陸奇匯報工作。兩個動作“軟硬”結合,被人解讀為陸奇上任后的另一把火。
對于此事,評論者都比較看好,至少百度在大方向上正確了。
那滴滴呢?
同樣是2月16日,滴滴出行公開了宣布了新的團隊架構。其中出租車事業部、快車事業部、優步事業部、平臺運營部和運力中心四個部門組成了滴滴的“快捷出行事業群”,而專車事業部、代駕事業部、企業級事業部和豪華車事業部組成了滴滴的“品質出行事業群”。
對于此次調整,36氪資深作者楊林評論稱:
這些新業務的重新劃分展現的是滴滴想著力發展新業務的意圖。這也是滴滴結束業內競爭,在網約車新政壓力下要為自己尋找新增長點的必然做法。
Pingwest則認為這是在面臨“無人應答、片面漲價、內部裁員、美團背后捅一刀殺入網約車市場”中滴滴給出的“兩手都要硬”的答案”。
當然,本周時間中也少不了蘋果的身影。媒體報道稱,在2月14日美國股市收盤時,蘋果股價達到了135.02美元,市值達到了7083億美元,再度超越谷歌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此外,關于iPhone 8的消息每一條透露都會引發巨大的關注,無線充電、屏幕指紋、無物理按鍵、3D拍照等等功能讓市場對其頗為看好;本周,蘋果也發出 WWDC17 邀請函,iOS 11或將面世等等。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智能手機廠家是三星。2月17日早上5:30,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正式批準了對三星集團實際負責人李在镕的逮捕請求。之前他被曝出卷入了韓國總統樸槿惠“親信干政”事件,面臨貪污、賄賂和偽證等多項指控。
雖然國際評級機構并沒有因此降低三星的評級標準,但是股價大跌確實讓人感到此事給三星帶來的沖擊。在手機爆炸、工廠起火之后,這個風波能挺過去嗎?同樣,我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能給出答案的只能是實踐與時間。
最后,最近電視節目對互聯網科技圈關注的很多。李彥宏與貝爺參加“越野千里”出鏡;張朝陽也成為央視財經《遇見大咖》的嘉賓等等,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