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
小時候,每到快過年了,越接近年三十,就越興奮,年初一開始,就覺得整個世界完全不一樣了,似乎大地、天空、田野都在跟我們一起慶祝新年。別的小伙伴總說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我卻很喜歡。不明白別人說的沒意思是什么感覺。可是有一年,那年我大概十一歲的樣子,一直沒有感覺到過年的氣氛,到了吃年飯仍然沒感覺,我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四處張望,想知道哪里出問題了,我想到了年初一就好了,一定會找回之前的感覺的,可是沒有,一連幾天我都好迷惑好失望,年的感覺去那里了。現在想來,應該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失去了去天地的鏈接吧。那就把十一歲之前的日子都算做是童年吧
我出生的小村莊,當時有幾十戶人家,大部分的人家是青磚黑瓦的房子,有的是土墻壘的,沒到黃昏的時候,屋頂上就升起裊裊炊煙,很美,很懷念。所以我很喜歡這幾句歌詞: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現在的孩子怎么去想象炊煙裊裊的樣子呢……
我家門口有顆好大的萬年青,下小雨的時候,躲在下面玩一點雨也淋不到。那顆樹在下方就有個分叉,我們很輕易的就爬上去了,分岔的地方被我們座很光滑。
夏天是最好玩的季節,我們去池塘釣蝦,去摘荷葉,現在也很喜歡聞帶著泥味的荷葉香。爬樹摘桑葚,吃得嘴巴烏紫烏紫的,衣服也弄臟了,回來少不得挨一頓批。
秋天要幫忙做農活,收稻谷。特別不愛做這些事,現在如果有機會,一定會好好學。
冬天會升個烤火的小火壇,里面是草木灰,可以烤橘子吃。
無比的懷念,然而我只想寫500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