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我家的地坪邊望過去,對面就是四聯小學。我娘沒事就坐在地坪里望著學校那邊,跟我講讀書的事。
等我上小學,哥哥們都已上中學去了。我報名上學是細板屋四哥哥帶去的,連母親都不知道這事兒。報名回來后跟娘說,我要讀書了。娘說:“也好,娘每天就在地評里看你讀書”。我們一年級的教室在禮堂一側的角落里。記得姐讀書的時候帶我去過,姐上課時我躲在課桌底下頑皮。所以一開始我就不陌生那個地方。
我讀書的那會,學校還是一大四合院的土磚房子。由兩棟教室和一個大禮堂組成。房子向操場這邊,都有約一米的走廊,屋檐是由好多根傘柱支撐著,雨天我們就在走廊和禮堂活動。
學校后山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茶山。靠新田沖這邊有一片小竹林,放學時我們幾個小伙伴喜歡從竹林到新田沖這邊回家,一路順便采摘一點野生零食解饞。院子中間有一個大操場,泥巴地,下課后所有孩子都在操場上做游戲,熱熱鬧鬧。
學校禮堂大門口,有一個很長的繩子從屋檐垂下,掛著一塊廢鐵,那就是學校的鈴鐺,上下課都是由值日老師按時去敲響。在我家可以清楚地聽到上下課鈴聲。冬天的時候,有很多附近的孩子要睡到打預備鈴才起床,我有時也會這樣不吃飯去上學。娘每次都會送飯到學校來,飯就放到教室的窗臺邊上,老師看見了,就會把我喊到辦公室把飯吃了再上課。
我們上學要自己帶凳子,用的是兩個人一張的連桌,連桌上早已有哥哥姐姐刻出的很深的“三八”線。我最不喜歡我帶去學校的那張凳子,它比別的同學的凳子矮一些,它的腳跨得很開,凳板子又很窄,還有點放不平,小不點的我坐上去寫字時幾乎是趴在桌子上,座位排到后面一點就看不到黑板,由于泥巴地和凳子都不平,坐上去自不自然就搖搖晃晃,害我不知因此挨了多少批評。當時真的好羨慕別人有一張坐著舒服的板凳。娘說,哥哥他們上學連課桌都自己帶,個子矮了只能站著寫字,你有凳子坐就不錯了!我討厭那張凳子,但它一直伴隨著我的小學生活。
我的啟蒙老師是大坂屋葉六阿公的媳婦,李愛良老師。李老師溫柔可親,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李老師經常把我叫到她的辦公室,問這問那,還夸我的花裙子好漂亮,字寫得很工整。那種來自幼時的鼓勵和肯定,一直溫暖著我的人生。
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叫張俊良,溫文爾雅的張老師跟父親一般年紀。后來上初中時,在物理課上遇見張老師,感覺好親切。
原來我的啟蒙是多么的幸運!
三年級開始,換了一個叫唐四阿公的老師教我。唐四阿公跟父親是好朋友。偶爾,放學之后,到我家小坐,跟父親喝一杯小酒,聊著我聽不懂的話題。我很害怕這個頭發胡須都有點花白的老師。唐四阿公使用著當時學校最好的一間教室,那是紅磚砌的。那時候老師的辦公室都是夾在教室與教室之間的一間小屋,唐四阿公在里面的一間。
五六年級是喻德華老師教我們。喻老師年輕帥氣,幽默風趣,深受同學們的喜歡,我們自習課的小動作他都曉得,我們都覺得喻老師是神人。
有一天,一個叫術伢咀的搗蛋鬼,在教室晃悠時猛然發現后墻有一個小洞,還有人在看。這個秘密被揭開后大家幾乎同時回過頭來看看,然后瞬間鴉雀無聲。自那以后,最調皮的男生也會小心幾分。
這就是老師的“隔墻有眼”。喻老師的辦公室與教室只有一墻之隔,為了便于管理我們一大群毛孩子又不至于太累,就在墻上銼了一個半張臉大的小洞,平日在別的課和自習課時偷偷地觀察教室的動靜。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有這回事,只知道喻老師太神奇了,還一個勁地猜他怎么知道自己做小動作的,還懷疑是班干部告密而鬧不和。后來有搗蛋的同學把那個小洞用廢紙封了,喻老師居然也沒有把廢紙拿掉,只是也經常警告同學不要惹他又秘密觀察。哈哈,喻老師真是管理有方啊!
學校還有幾個漂亮的女老師都教過我。周瑞冬老師的對象在山龍小學教書,經常讓在山龍讀書的四聯小孩帶書信回來,有時候半路上就會把信偷看了,所以啊,小學生之間流傳著兩位老師的某些情話,也算是一種啟蒙吧!
我小學畢業許多年以后,學校在政府的支扶持下建成二層的教學樓,藍色的墻裙和白色的房子,成為當時村上最耀眼的風景。又過了許多年以后,我回到自己上學的地方教書,這時的小學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四個老師和一個煮飯的爹爹,學生大概也就一百多吧!初為人師的我,得到恩師唐老師的耐心指導,至今難忘。可惜那時的學校已是它的暮年了。幾年以后,以前的老教師都退休了,學生也越來越少,已經不夠辦學條件,就干脆撒掉了。現在屋子還在,變成了民房,學校大門上“四聯小學”四個大字一直保留著。
這個地方,一直留著我無憂無慮的童年和初為人師的幸福時光!
無戒寫作訓練營第三期第一天
學號-38--H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