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山大的日子,孔方君總是繞不開的話題。俗人不裝風雅,今兒個咱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好好扯扯“錢”這個事兒。
一、沒錢不行
人間莫問修行好,世上無如吃飯難。人是衣服馬是鞍,金錢就是英雄膽。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雅一點,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金錢是被鑄造出來的自由”。俗一點,不少人都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莎士比亞有一段洋洋灑灑的詛咒,更是把金錢與骨感現實的關系刻畫得入木三分,“金子這東西,只這一點點,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高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它可以使受詛咒的人得福,使害著灰白色癲病的人為眾人所敬愛,它可以使竊賊得到高爵顯位,和元老們分庭抗禮,它可以使雞皮黃臉的寡婦重做新娘。”
看來,作為物質基礎,錢這個東東,確實是基本需求,不可或缺。這方面,咱們還得做個唯物主義者,大大方方地承認他的應有價值。畢竟,能達到顏回那種“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仍“不改其樂”境界的人是少之又少,孔圣人都點贊說“賢哉回也”。所以,作為大男人,錢這事兒還真回避不了,必須直面老婆孩兒對金錢的關切,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
二、錢非一切
金錢可以是許多東西的外殼,卻不是里面的果實。金錢不是目的,而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馬克思說:“作家當然必須掙錢才能生活、寫作,但是他決不應該為了掙錢而生活、寫作。”契訶夫講:“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不在金錢,不在愛情,而在真理。”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是不要錢的。或者說用錢也買不到。
是啊,金錢能買到床鋪,能買到睡眠嗎?金錢能買到補藥,能買到健康嗎?金錢能買到食物,能買到胃口嗎?金錢能買到書籍,能買到知識嗎?金錢能買到鐘表,能買到時間嗎?人生的追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的滿足固然重要,而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幸福、身體的健康更應該成為人生的追求,盡管其中不少方面離不開錢,但卻不是完全用錢可以買到的。
三、為奴為主
賀拉斯有句名言:“金錢不是做奴隸就是做主人,二者必一,別無其他。”馬克·吐溫解釋說:“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錢是一個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變成你的主人。”狂熱的欲望,往往會誘出危險的行動,干出荒謬的事情來。所以三毛講:“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系。”西塞羅更告誡我們:欲急速致富者將不免于不義。
其實,金錢并不像平常所說的那樣,是一切邪惡的根源,唯有對金錢的貪欲,即對金錢過分的、自私的、貪婪的追求,才是一切邪惡的根源。但勿庸諱言,巨大的財富對于一個不慣于掌握錢財的人是一種毒害,能侵入他的品德的血肉和骨髓,把那些道德基礎并不牢固的人引入歧途。所以,對金錢,我們除了要有欲望,還要有警惕,足夠的警惕。
四、知足者富
怎樣在欲望與警惕中取得平衡,老子的這句話,可算是最佳答案了。現實中的我們,之所以不知足,很多時候是因為承擔了一些虛妄的壓力。比如一對剛生兒子的年輕夫婦,可能孩子一降生就想著攢錢買樓,或者尋思給兒子留下多少家財。實際上這么想對嗎?我打個大大的問號。民族英堆林則徐曾經寫過一幅對聯,上聯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下聯是,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則增其過。是不是很有道理?
平心而論,漸入不惑之年,心情趨于寧靜,欲望日漸淡泊。已懂得珍惜生活,在真誠的感恩中,讓自己的心態平和、心情愉悅。在名利面前,也不再有年輕時的狂躁與憤懣。但是,在內心的拷問面前,還不免感到羞愧與不安。不時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正如《紅樓夢》里《好了歌》唱的: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小目標定多少算好,小康就好。
五、賺錢有道
說到這,順便說說賺錢的事兒。古代有個詞叫弋(音意)不射宿,就是打獵的時候,不射還巢的鳥。還有句話叫“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春天,鳥剛孵出來,母鳥被打死了,小鳥也會在巢中餓死。我想,這樣的事,掙再多錢也不能干。道德經里也有個詞非常好,叫“動之徐生”。這個理兒放到錢上,也是“動之徐賺”。慢慢的賺,細水長流,錢就永遠有你的份;假如一下子想“賺個一個億”,當暴發戶,結果一定好不到哪里去。而要是有只取三分利的智慧和格局,則不用擔心成不了事,發不了財。
這方面,孔子說的一句話可以作為我們的一項準則,就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不合理的、非法的、不擇手段的做到又富又貴,不論過去與現在,都不應該成為我們的榜樣。孔子又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現在賺錢機會多了,不至于不可求,而從吾所好,應該成為我們的首選。至于方式,有一句話叫小財靠勤、中財靠智、大財靠德,我深以為然。只要德行到了,不是你追錢,而是錢追你。如果修行還不到,憑能力憑付出賺錢,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個世界尖人太多,我就做個傻子;
這個世界浮躁太盛,我就守住本分。
眼界可以無限大,思路可以無限開,但違背良心道義的事,給再多錢,我也不干!
此心安處是吾鄉。說得真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