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周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了兩本林明子的作品《妹妹住院了》和《阿惠和妹妹》,非常巧合的是兩本書的主公人是同名的,人物的形象也比較雷同,反應的主題也接近,因此就把這兩本書放到一起來說。
? ? ? ? 這兩本繪本的內容都非常日常,但是林明子最擅長的就是把簡單的內容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來,繪本閱讀中有許多次機會可以讓孩子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來體會和感悟她的心情,都是培養孩子共情能力的好讀本。
? ? ? ? ?一、《妹妹住院了》
1.封面和扉頁以普通觀察為主,我只是適當地提示了孩子們注意一下出現了兩次的洋娃娃,因為這個本書的一個關鍵信息。
2.阿惠發現洋娃娃不見了,從阿惠的語氣和表情,讓幼兒感受阿惠此刻的心情:你覺得阿惠這時的心情怎么樣?(不開心)
3.引導孩子觀察妹妹小彩的樣子,再提問:小彩生病了,如果你是阿惠這個時候心情怎樣? ? ? 幼兒:覺得自己剛才很過分,不應該罵妹妹的。 ? ?
4.聽到妹妹要開刀,阿惠的心情怎樣? ? ?
幼兒A:如果我是阿惠,我知道我妹妹要開刀,我會很傷心。
幼兒B:阿惠很擔心。
幼兒C:我覺得阿惠的心砰砰砰一直跳。
5.洋洋要走了,阿惠這個時候是怎么想的? ? ? 幼兒A:不想讓她走,怕她回去時很危險。(從朋友的角度考慮) ? ?
幼兒B:不想讓她走,不想一個人在家。(從自己的角度考慮) ? ?
6.幼兒觀察,提問:天氣怎么樣?被子里有什么?為什么阿惠要躲在被子里? ? ?
幼兒:打雷閃電了。 阿惠在被子里,還有小臉蛋兒。 阿惠很害怕。
7.阿惠接完電話后,心情怎么樣?
幼兒:阿惠很開心。
8.如果你是阿惠,你想送給妹妹什么禮物?
幼兒A類:我會送給妹妹洋娃娃。(多次反復出現的洋娃娃給了提示。)
幼兒B類:我會送給妹妹好玩的玩具、花朵、賀……(畫面提示以及自己喜歡的物品)
9.阿惠去看妹妹,為什么妹妹的臉有點瘦了? 幼兒:做手術很疼。
10.妹妹小彩收到禮物心情怎么樣?阿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幼兒:很開心。
11.媽媽夸獎姐姐,阿惠的心情怎么樣?
幼兒A:很開心。
幼兒B:有點不好意思。
12.最后給孩子們讀了讀姐姐寫給妹妹的信。
二、《阿惠和妹妹》
1.從封面猜測兩個孩子的關系。
孩子們有了先前《妹妹住院了》的經驗,很容易猜測到兩個孩子是姐妹關系。
2. 前幾頁都是觀察加講述,直到妹妹不見了這一頁:
(1)如果你是阿惠,這時的心情怎么樣
(2)你覺得妹妹去哪兒了?
(3)這時你會怎么做?
(1)幼兒A:我會很擔心。
幼兒B:阿惠的心砰砰砰砰要跳出來了。(再現“砰砰砰”)
(2)去公園、去銀行找媽媽、回家了。
(3)打電話報警、留在原地等、回家找、大聲喊。
3.P14觀察畫面,提問:阿惠跑的速度快還是慢?你怎么看出來的?
有了《第一次上街買東西》騎車人的經驗,孩子們一眼就能發現阿惠飄動的頭發和裙子。
4.觀察P18大開頁,孩子們表示此圖很像《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大開頁。(先前的經驗又被調動起來)。
6. P22-24,猜測:誰來了?如果你是阿惠,你發現妹妹被一個高大的陌生男人牽著,你會怎么辦?(圖中只描繪了男人的身體,給孩子留下了更多的遐想空間。)
幼兒A:我會馬上給警察打電話。
幼兒B:可是我們沒電話啊,我會跑回家打電話。
幼兒C:也許是高大男人把小彩認錯了,我會告訴他,那是我妹妹。 ? ?
7.P28:看到了妹妹,阿惠的心情怎樣? ? ?
幼兒A:很開心。 ? ?
幼兒B:心終于不會砰砰砰跳了。 ? ? ? ?
? ? ? ?教學后記: ? ?
? ? ? ?讀繪本的過程中,有兩個鏡頭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個鏡頭是當得知妹妹住院,我讓孩子們感受阿惠心情時,一個孩子回答我:“如果我是阿惠,我知道我妹妹要開刀,我會很傷心?!彼幕卮鹛嵝蚜宋遥灾掠谖医酉聛淼奶釂柗绞蕉紦Q成了“如果你是阿惠……”這樣孩子們更能將自己代入繪本故事和角色中;第二個鏡頭是當我們看到小彩給住院的妹妹的準備禮物時,孩子們熱烈大聲地自發討論著:我會給我妹妹/弟弟送……尤其是那些二胎的家庭的孩子,他們發出的聲音最大。 ? ?
? ? ? ?共情能力的培養并不容易,靠說教肯定是無效的。感謝繪本這個載體,潛移默化地在閱讀過程中就培養了孩子們的共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