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理作用還是能力不足?記得最難堪的事情,每每失意之時就會想到,曾記得小時候不小心搞臟了別人的衣服,上學跟風排斥一個小孩子, 走親戚時不小心弄了別的小孩子一身的汁,還有大學的時候軍訓總是不小心打著別人的手鐲等等,每每想起這些內心都有一種極度的挫敗感,這深深的影響到我成年后的為人處世。
做錯事時,心里有種極度的罪惡感這種感覺讓我無所適從,所以我很害怕失敗,結果高考接連失利兩次,好像冥冥之中我注定就會失敗一樣,失敗始終就和我如影隨形一樣,不到第三次我無法成功一樣,這種恐懼感讓我龜縮在自己的貝殼里,日日做著自己的夢。
我總是不會變通,我即使知道這樣是錯的,可是就是無法知道怎么才能做到好的,無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法,或者是知道怎么解決去實踐的時候總是回到不知道的狀態,就像有人說的一樣,一竅難得。
而且心里狀態不怎么好,每每到了關鍵的時候總是會很激動,應該說是緊張而激動,這樣總是會失誤,有時候失誤不能稱之為失誤應該說是必然會失敗,我該怎么改變,說實話我很迷茫。每每這種失敗就會刺激著我,結果反而還是會失敗,就像一座走不出的墳墓一樣,走不出去的怪圈,圈住了我的人生。
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把自己限定在自己的圈子里,畫地為牢。但是在生活中或許你不經意之間就會讓自己走入怪圈里。每當這個時候,我會讓自己停下來,讓自己冷靜一下,出去走一走,散散心,放空自己,放過自己,如此才會在無法抑制的沖動和緊張中緩沖過來,做你自己。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若如此何必對自己苦苦相逼,不放過自己,讓自己的神經時時刻刻緊繃,這樣不是害了自己,還能是什么?記得自己喜歡看張德芬的書,有些時候,自己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度讓自己不停的受傷,取得別人的同情,有時候把自己放在拯救者的角度,力所不能及的去拯救別人。生活是自己的,心情也是自己的,想做的事情還是自己的,你潛意識里想得到的什么,生活就會給你什么。在你疲憊的時候,記得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什么都不要想,不要試著掩蓋自己的不適感,用讀書和高度工作或者鍛煉掩飾自己的無力感、焦慮感。當問題暴露出來的時候才是最好的時候,如果暫時無法解決,放松一下,換位思考。
有人會說,怎么慢下來,怎么靜下來,怎么放松一下?那么我會說你可以想想讓你放松的事情,試著去做那么讓你放松的事。至于我,每當這個時候,我會回到那個讓我安寧的地方,或者去旅游一下,到處走走,并不是說旅游真的就是買一張機票或者火車票,你可以放慢腳步在幽靜的地方走一走,這也叫旅游。沉淀之后再來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自己不再停留在以前的怪圈里。
最后,溫馨的時光里,有著快樂的希望者,我希望所有的時刻里,我們都可以淡然處之,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