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個晨昏,將迎來2016的曙光。
想起這個事實,我們會感悟:現在,春節的味道都越來越淡了,更別提元旦了。
那么,為什么淡了呢?也許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來不及回味;也許,工作越來越枯燥,沒心情回味;也許,生活越來越美滿,不需要回味;也許,忙著發帖點贊搶紅包,無暇回味;也許,明天只是今天的簡單重復,無論春節、元旦,都是一天而已,何苦回味?
機關到年底要總結、規劃,企業到年底要盤點、清倉,農民到年底要收獲、播種,學生到年底要考試、排名……古人把365天劃分為12個月、4個季度、一年,是智慧的總結,是根據天時變化規律,是順應人民生產、生活習慣。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一年下來,人總要盤點、清算、總結,為來年再出發構畫藍圖,積蓄力量。孔夫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人每天反省自己,才會更期待次日的陽光,期望自己比今天更好。總結、思考、進步,這是自然和圣人告訴我們的規律。
當我們被浮塵世事所累,漸至無奈,甚而麻木,當小時候朗朗上口的“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被我們僅僅說說而已時;當魯迅課桌上的“早”字,已被我們遺忘塵埃深處時;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已被我們當作戲語調侃時,我們是否還在意每天晨曦第一縷陽光的溫暖,又是否會在意新年第一次鐘聲沖出薄霧的喜悅?
也許,我們不必追求崇高;至少,我們應該感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