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周日陪齊齊和幼兒園同學(xué)聚會,晚餐席間驍驍媽媽勸驍驍吃青菜時說:「吃完這些青菜,回家可以獎勵你一張貼紙。」
坐在旁邊的齊齊聞言問道:「阿姨,什么貼紙呀?」
驍驍媽媽解釋說:「貼紙是給驍驍表現(xiàn)好的獎勵,積累多了可以換玩具。」
我在一旁聽到,本沒當(dāng)回事,誰知回家后齊齊好幾次提起貼紙獎勵的事,有一次還是哭著說的。
我原本不太熱衷于用獎勵讓孩子達到某種效果,之前「媽媽的英語課」項目,我就一度擔(dān)心齊齊是沖著最后的貼紙獎勵才參與學(xué)習(xí),我更希望她的學(xué)習(xí)是源于對內(nèi)容感興趣。
沒想到齊齊如此期待被獎勵,看來我得認真考慮這個問題了。
經(jīng)過一番思考,我設(shè)計了這個表格,每周一張:
拿回家給齊齊講解了游戲規(guī)則,她欣然接受,喜形于色,歡呼雀躍地看著我把這張表掛到門后面,向家中每個人介紹項目和獎勵。
實施一周后,全家人都感覺了到這個小游戲的威力——齊齊的生活充實又規(guī)律,那個乖巧上進有禮貌的天使寶寶又回來了!
很多朋友對這個游戲感興趣,我就詳細介紹一下吧:
一、考評項目
Eating:每天按時吃飯,每餐至少吃一碗
早餐和午餐都在幼兒園吃,據(jù)齊齊說,幼兒園的飯很好吃,她常常吃完一碗還要去添飯,我們便只管她的晚餐。
以前晚餐前她總是忙于自己的事情,三請五請總不肯坐到餐桌邊。吃飯也很沒耐心,吃到一半就說飽了,但晚上又四處找東西吃,常常一碗飯分兩次吃完。
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她其實可以在晚餐時間吃完一碗,就是坐不住。Reward list 實施后,她每次都輕輕松松吃完一碗飯,晚上也不再到處找夜宵吃了。
Cleaning:每晚9點洗頭洗澡,洗澡前刷牙
本來想用washing的,主要是希望她養(yǎng)成堅持刷牙、按時洗澡的生活習(xí)慣。但想到收拾圖書、玩具等整理活動不再另外列一欄,就直接用cleaning涵蓋了。
如果到了晚上9點還不肯洗澡,或是洗澡前不自覺地刷牙,當(dāng)天的Cleaning一欄就不能貼笑臉。當(dāng)然,不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同樣不能貼。
在貼紙的威力下,齊齊一改以往的隨意散漫,我們一提醒,她馬上行動,差不多可以達到令行禁止的效果了。下一步,希望她能養(yǎng)成習(xí)慣,自覺地做到這些。
Speaking:不說沒禮貌、不講道理的話
齊齊語言能力比較強,伶牙俐齒能說會道,但我發(fā)現(xiàn)她常常會說些不太禮貌的話,語氣不太好。這或許和家庭環(huán)境有關(guān)。奶奶在家經(jīng)常呵斥爺爺,齊齊在一旁看到,自然就學(xué)了去,用在自己的語言里。
我不能讓奶奶改變對爺爺?shù)膽B(tài)度,這是他們的相處方式。但我必須糾正齊齊的語言習(xí)慣,告訴她這樣說話不禮貌,別人聽了會很難受。
如果說了沒禮貌或胡攪蠻纏的話,當(dāng)天就不能得到Speaking那一欄的貼紙了。實施第一周,她就有一天沒有得到這枚貼紙,因為在幼兒園參加科技嘉年華時,去各個攤位時問「這是怎么玩的呀」之前,沒有稱呼「老師」或「阿姨」。我指出這樣不禮貌,她點頭接受了,晚上Speaking一欄沒貼紙也沒有鬧。
Reading:每天至少讀3本書(必須是紙質(zhì)書)
原本齊齊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閱讀習(xí)慣,但有段時間沉迷于ipad,閱讀也是在ipad上看電子書,書柜里的紙質(zhì)書好久都沒碰了。
這樣可不行,這次我專門聲明,Reading這一欄,必須是紙質(zhì)書,電子書不算。
每晚她自己從書柜里挑好書后讓我們讀,有時候我已累得不行,忍不住懷念那些她看電子書的日子,好省心呀!
當(dāng)然,只是想想而已,我還是會打起精神,給她讀書。能為她讀書的日子,也就這幾年了。
Learning:每天練習(xí)某項技能至少15分鐘
這項我原本是想做成Learning Box的游戲,像一個抽獎盒,每天抽一次,內(nèi)容包括「做一項手工」「玩3頁邏輯狗」「做一個科學(xué)小實驗」「認5個生字」「練習(xí)寫3個數(shù)字」「玩15分鐘彩虹積木」……
因為時間關(guān)系,這個Learning Box目前停留在醞釀階段,還沒有動手制作,汗~
剛實施的這一周,我們主要是教齊齊寫她的大名,每天練習(xí)一個字。另外,周三的英語課、周六的舞蹈課、周日的美術(shù)課,都算learning,只要上課了,就可以獲得笑臉。
Sleeping:每晚10點關(guān)燈睡覺,早上7點起床穿衣
給齊齊講解游戲規(guī)則時,她唯一的顧慮就是,晚上沒辦法按時睡著。她苦惱地說:「媽媽,睡覺這一個我恐怕很難做到,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睡著。」哈哈,我樂了。
對于那種一沾枕頭就睡著的人來說,開始睡覺的時間自然就是入睡時間。而我們家這個入睡困難的寶寶,從開始睡覺到睡著,所用時間長短不等,最長的時候能在床上翻滾撲騰一個小時都還沒睡著。別說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睡著,我都不知道她什么時候能睡著。
我寬慰她說,不用管什么時候睡著,我們只規(guī)定開始睡覺的時間。每晚10點關(guān)燈睡覺,閉上眼睛不說話,什么時候睡著都可以。
這一周,她完全做到了10點關(guān)燈睡覺,什么時候睡著我不知道,因為我也睡著了……
這一項的另一個指標(biāo)是早上7點起床穿衣,我喊她起床時拿獎勵貼紙給她挑,很快她就清醒了。幼兒園科技嘉年華那天早上,6:30不到她就興奮地起床了,這是有多期待呀!
Tips:
1.用英文單詞表述,是希望能在這個過程中滲透給她一些單詞,比如最初她不懂reading是什么意思,我就說「reading the books」,她依然不懂,我就拿出幾本書說「reading these books」,她就懂了。其他單詞亦然,重復(fù)得多了,用得多了,也就記住了。
2.每個項目旁邊附一張小圖片,是為了讓齊齊自己能看明白。雖然圖片比較簡單,不能涵蓋所有考核內(nèi)容,但比全部是她不認識的文字要更直觀。若是自己會畫插圖,畫一套統(tǒng)一風(fēng)格的就完美了。
3.笑臉貼紙其實可以換成小星星、小紅花等等,只是因為我們家的貼紙囤貨里正好有笑臉,就直接用了,后來補貨也都是沿用笑臉貼紙。
二、考評方式
每周一,把空白表格掛在大門后面。Eating、Cleaning、Reading、Learing等項目,做到一項貼一枚笑臉貼紙;Speaking是睡前綜合一天的表現(xiàn)考評;Sleeping是第二天早上考評。
以前的囤貨只有兩張笑臉貼紙,很快就貼完了,馬上補了一些。有吐舌頭的,也有不吐舌頭的,通用。
三、獎勵規(guī)則
1.如果一天集滿6枚笑臉,即所有項目都得到肯定,第二天早上可以獲得一張小貼紙。
因為Sleeping這項考察當(dāng)晚是否按時睡覺,以及第二天早上是否按時起床,所以只能第二天早上貼。獎品也只能第二天早上拿。
齊齊喜歡挑選,我便把選擇權(quán)交給她。每天早上起床時挑選貼紙,也是一個清醒的過程。
2.如果一周集滿42枚笑臉,即每天都集滿6枚笑臉,下周一早上可以獲得一張大貼紙。
貼紙基本都是選的她喜歡的主題,比如公主、兔子、小馬寶莉等。以前實施「媽媽的英語課」時囤了一些沒用完,這次正好又能用上了。
3.獲得的每枚笑臉相當(dāng)于1元錢,可以積攢下來換取想要的零食、玩具等。
我向齊齊介紹時說,如果有一天沒有獲得所有笑臉,那天就不能得到貼紙獎勵,那周也不可以得到大的貼紙,那么,那天獲得的笑臉是不是就沒用了呢?不是的,那些笑臉還可以作為零花錢攢下來,你想要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東西,就要用這些笑臉來換。
我曾經(jīng)糾結(jié)于「是否應(yīng)該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要求」這個問題,如果不是生活必需品就不給買,我擔(dān)心讓齊齊從小陷入「匱乏感」;而她要什么就給她買什么,又過不了我自己這一關(guān),且不說有些東西根本不應(yīng)該不值得買,這種驕縱也是我不愿意的。在這二者之間,如何把握度,并不簡單。
現(xiàn)在好了,用笑臉解決。夠,就買;不夠,自己知道買不了。上周末,齊齊想要一個氫氣球,我們就說好用笑臉換。這種方式,也可以逐漸培養(yǎng)她的理財意識,希望她能慢慢懂得,好鋼用在刀刃上。
————————————————
以上就是我們家的Reward List 的玩法。空白表格我也分享給大家:Reward List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載,隨意更改,設(shè)計適合自己家的考評項目,讓孩子享受被激勵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