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躺在棉花垛上,瞇著眼睛看著天上的云彩,中午吃的有點撐,兩個饅頭和一缸子冬瓜湯,我必須消化一下,不然我怕埋頭拾棉花的時候會把湯頂出來。
“……我可不想結婚,一輩子只對一個人多悶呀……。”一個男同學的聲音。
我不知道他們在談論什么,但我真覺得特么有道理,雖然那時的我認定幸福的生活就是一輩子陪一個人天荒地老。
我覺得我就像一個墻頭草,為我同意他的觀點感到羞恥。
我抬起點頭看了一下說話的男同學,他正在慷慨激昂的論證他的觀點,臉上新長出來的兩顆青春痘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那一年,我17歲,是26年前。
我不挑食,棉花地里的伙食極其難吃,對于我來說,不論是冬瓜湯還是炒蓮花白,都不會阻擋我吃飽甚至吃撐,我也很憂慮,憂慮我對食物的低要求會影響我的擇偶標準。
我不知道,關于擇偶標準降低,婚后雙方會不會深愛,專情指數會不會有折扣。
很多年以后,同學聚會再見,那個說一輩子不結婚,對一個人會悶的、臉上長青春痘的男同學,早早的結婚生子并且過到了現在,據說他挺專情的。
如果不出狀況,他應該會這么一直過下去,畢竟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出狀況的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百分數也不斷走低。
2
我對專情這個事,有莫名的敬意。
那年,姐姐戀愛了,對象是連隊的一個小伙,老實、勤勞,我媽堅決反對,她不想女兒在團場種地,辛苦一輩子。
有一次,我聽到姐和那個小伙的對話,應該是偷聽。
我姐說:“我媽不同意我們好,算了吧”
那個小伙說:“我...我....真是很喜歡你,我這輩子都不會再...再...再看上別人了,我會等你,直到你結婚我再結婚。”
他還有點小結巴,這點也是我母親不同意的其中一個原因。
就這么一句話,把我感動的淚流滿面。
因為這句話,我跑去找我母親,對我母親狠狠的說,“你為什么不同意姐他們,你會后悔的!”那年我13歲。
半年后,我姐還沒有找到第二個男朋友,那個有點結巴的小伙就結婚了。
我覺得他所說的專情就是一個笑話。
20多年來,我姐但凡有一點日子過的不順心,我母親就唉聲嘆氣的說:“看看,看看,當初我家老四多有預見性,我應該聽她的就好了。”
那時,我不過是13歲的孩子,我哪有什么話語權,哪有什么預見性,不過是因為我被以為的專情蒙蔽了雙眼。
3
初中的時候,班里來了一個內地的小女生,南方的姑娘,氣質和我們兵團的孩子大不相同的,做事斯斯文文,說話輕言細語。
同桌的一個男孩喜歡上了她,也只是喜歡罷了,那時只是十四五歲的孩子,兩年后,女孩走了,男孩的心也跟著飛走了。
十年后,男孩一直無法忘記女孩,輾轉打聽到女孩家的地址,專程去了內地找到女孩,把她接回新疆結婚了。
聽到這個追愛的故事,真是讓人特別感動。歲月再長,一段情都不忘記。
再一個十年的時候,聽說他們離婚了,雙方婚內出軌,日子過不下去了。
而我只能唏噓、也只剩下唏噓。是呀,一輩子只對一個人多悶呀!不管是6個月、十年還是一輩子,誰說誰當時沒有認真的專情過,只是都有一個期限罷了。
而我理解的專情是“一輩子”,至少是你對我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