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樂頌2》播完了,樊勝美選擇了和王柏川和平分手。
很多人評價說她是歡樂頌五美中結局最悲慘的一個,于經濟上尚未立足,于感情上又煢煢孑立。
我卻覺得她的結局是美好而寧靜的,因為她做出了一個最有力量的選擇,而這個選擇將真正帶領她走向心靈的自由。
她對王柏川說:“如果有一天,我們還能重新開始的話,我也希望是以各自獨立的姿態重新開始。我必須要學會自己站起來,我才有資格去奢求愛情。”
看,她不僅僅是和一個人揮手再見,更是和自己在愛情中的依賴、占有和索取徹底告別,和外強中干、驕傲又自卑的過去徹底告別。
從此不再依附攀緣、愛恨交織,從此不再人情冷暖、患得患失。
可以想象,終有一天,她會在風雨中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能夠以獨立的姿態、從容的、不卑不亢的面對生活。
那時,她的愛情,應當像木棉與橡樹般,既能共同分擔寒潮,也能一起靜看流嵐,既能互相獨立,又能彼此相依。
她期許給未來的感情一份自由,而這一份自由,才是讓美好的情感得以延續和長久的真正基礎。
2.
范范和小思是多年的好友,可她們的友情,卻在前一段時間險些觸礁。
原來小思交了男朋友之后,大大減少了和范范一起做指甲、逛大街和聊八卦的時間,也許是因為不習慣,也許是出于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生性害怕孤單的范范想要找回在小思眼里的存在感。
她開始努力的擠進小思和男友的二人世界,不論是不適宜的充當電燈泡,還是給小思的男友建立各種標準,又或是為了二人之間的爭吵而為小思打抱不平。
在她孜孜不倦的干擾和數次的弄巧成拙之后,小思的戀情徹底終結了,分手時男友說了一句話:談戀愛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我受不了范范像一臺監視器一樣對我指手畫腳……
小思知道范范只是孤單,有些時候也只是為了自己好,可是心里卻仍舊不可控制的對范范有了埋怨,兩人漸漸的疏遠起來。
范范心里的委屈不能言說,直到有一天她也遇到了自己愛的人,回想起過往的種種,她恍然大悟,原來在這一場友情里,她忽略了自己和小思之間應該保有的界限。
原來真正的友情,并不需要時常刻意的去加入對方的生活、自以為是的為對方出謀劃策甚至干涉對方的決定,真正的友誼,是當你需要一個傾訴的地方,需要一個理解的擁抱,那個人始終都在。
給友情以界限,就是給友情以自由,它讓兩顆不同的心靈,得以更自然的靠近、得以自在的交流。
3.
經常看到一些網友對自己父母的吐槽,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兒子對父親的抱怨,他說自己很不愿意和父親在一起,哪怕只是幾分鐘,都覺得渾身上下都不舒服。
為什么呢?因為父親對他有著超強的控制欲,二十幾歲的人了,連杯子放在桌子上的位置都不能自己決定,如果他不經意間放錯了地方,父親一定會皺著眉頭拿起來,重新放到自己固定下來的位置上。
他嘗試過在父親面前循規蹈矩、嚴格執行他的所有規則,但最終以自己的崩潰而告終,他說,那樣的生活讓自己窒息,根本無法擁有獨立的思想和意志。
不由得想起了《紅樓夢》里的賈政,那個逼著賈寶玉走仕途經濟的大道、對寶玉非打即罵、抹殺否定兒子一切不同喜好的“嚴父” ,在寶玉的眼中,始終是可敬可畏而不可接近的。
無論是門庭若市、圣眷正隆之時,抑或是抄家獲罪、窮困潦倒之際,父子二人都從未真正的理解和走近彼此的內心,也許,這是不啻于寶黛愛情悲劇的另一種悲劇。
在親情中,尊重是最大的自由,只有允許那個血緣相依卻又迥然不同的個體活出自己的夢想、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親情才會真正成為一個人的溫暖和歸宿。
4.
1560年,瑞士鐘表匠布克在游覽金字塔時,做出一個大膽的推斷:“金字塔的建造者,絕不會是奴隸,而只能是一批歡快的自由人。”
三百多年后,這一推斷在考古人員對600多座金字塔建造者的墓地研究和墓地中象形文字的分析中得到了證實。
也就是說,這個對金字塔并無特別研究的鐘表匠,竟然推翻了赫赫有名的“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在他的著作《歷史》中的判斷——金字塔是由30萬名奴隸建造而成的。
那么,布克是怎樣做出這一驚人而準確的判斷的呢?
在布克的資料中,人們發現他判斷的理由很簡單,布克本人曾經因為反對羅馬教廷而鋃鐺入獄,在囚禁的生活中,他發現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能制作出日誤差低于1/10秒的鐘表,即使這對于他曾經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而金字塔是個既浩大又精細的工程,每一塊巨石之間嚴絲合縫,甚至連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所以布克認為,如此渾然天成的作品,絕不可能由一群內心充滿壓力的奴隸完成,完成金字塔的,只可能是一批歡快的自由人。
只有當處于輕松愉悅的自由狀態下,人的創造力和執行力才能得到完全的發揮,才能創造出所謂的“奇跡”。
5.
公元前一百三十四年,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并被漢武帝采納,成為國策,從此戰國時“百家爭鳴”的思想形態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兩千多年來儒學的思想統治。
這意味著,人們的思想在統治者的導向下,漸漸被儒家學派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嚴密控制,被要求無條件的服從于等級尊卑,因此出現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類流傳千百年的“至理名言”。
舉國只有一種單一的思想是可怕的,當這種思想淪為封建君主奴役人民的工具時,就更加可怕了,在不能自由思考和自由發聲的思想統治下,中國的封建社會整整延續了兩千多年。
當思想和言論失去自由,民主的制度就無從生長,歷朝歷代的君王按照自身的好惡制定著不同的規則,在一人為尊的皇權下,文字冤獄、誣以謀反層出不窮,殺伐決斷只在帝王一瞬的心念流轉之間,所以隨便翻開史書的一頁,都可以看到那浸泡了無數人的血淚的過去。
6.
自由意味著獨立和尊重,意味著輕松和自在,意味著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完整的表達和詮釋生命;
自由的心靈不僅僅帶給人們情感上的親密,更讓我們的創造力和活力得到完全的發揮,讓我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時刻;
自由的狀態帶來思想上的解放,帶來文明的發展,帶來人性的解放,并將最終帶給我們自在的生活。
愿我們都能活出自由,活出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