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了付宇經老師講的課,很受益,整理如下。
萬物的本質是付出,付出是快樂的源泉。
所有萬物之間的共性是道。
自己的標準是來約束自己的,不是來約束別人的。德國人開車事件的啟示。
自己不舒服時檢測一下,是不是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了。當別人用他的標準要求自己,導致自己不舒服時,想一下那是他的標準,自己就釋然了。
大學之道是在明明德,小學之道是撒掃應對。小時候要學習社會行為規范,也就是弟子規的內容。小時學好了每個行為規范,社會就文明了。我們現在卻的是社會文明規范,每個家庭只是每個家長自己的標準。家長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聽話時自然會引起反抗。家長引導孩子按社會規范處事,其余給予愛與自由,孩子就會發展的很好。
人性的弱點“我是人非”,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當我們給別人建議時,他聽不進去,不是他固執,而是他認為他是對的你是錯的。所以,當我們給別人建議是只說一遍,這樣他聽就聽了,不聽再多說也無意義,這樣大家都舒服。我們之所以聽了別人的建議,是因為別人的建議正好契合了我們內心的想法,我們只是在他這里得到了印證。其實他還是聽了他自己的。
在不舒服中修自己,在事上煉。